2012/7/12 生我才必有用—職能治療vs.多元智力論  
生我才必有用—職能治療vs.多元智力論
 
職能治療師 許義忠
2012年2月4日,林書豪替補尼克隊主力球員上場、獲得全場最高25分開始,便開始受到矚目、而成為先發球員,在接連帶領紐約尼克隊屢創佳績後,接續掀起全球一股「林來瘋」(Linsanity)熱潮。用「爆紅」來形容此盛況,一點也不為過。而在林來瘋熱潮席捲全球之際,台灣媒體瘋狂宣稱他是台灣之光以後,持續的追蹤了解,發現林書豪是個不折不扣的美國人。他從小接受美國的教育、在美國生活、在美國打籃球、接受美國教練的指導……。
國內開始出現不同的聲音,有提倡開辦籃球學校的想法、也有不少專家學者提出「如果林書豪是在台灣接受教育,今天還能在NBA發光發熱嗎」的質疑。學者認為台灣的教育體制過度強調升學主義而忽略多元教育的發展,導致學生學習環境逐漸失衡,產生「會背書,但是不會讀書」、「會考試,但是不懂得運用知識」等怪現象,認為考試考得好就是聰明、智力就高。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發展學者加德納(Howard Gardner)在1983年的《智力的結構:多元智能理論》一書中提出他的多元智力理論(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Gardner認為傳統的智力理論偏重於知識的測量、窄化曲解人類的智力,他主張「智力是在某種社會文化環境的價值標準下,個體用以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或生產及創造出某種產品所需要的能力」。他認為,智力不是一種能力而是一組能力,構成智力者應包含八種能力:
一、 語文能力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二、 邏輯數學能力 (logic-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
三、 音樂能力(musical intelligence)
四、 空間能力(spatial intelligence)
五、 身體動覺能力(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
六、 自知能力(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七、 人際能力(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八、 自然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
簡單來說,Gardner認為人各有其聰明之處,考試成績好僅能代表學業成就相關的能力,無法代表智能的全部。多元智力理論帶給教育之衝擊正是應該落實「因材施教」和「適性教學」的理念¬,而非專注於學業能力之發展。
在精神科接受治療的個案許多因早年發病或病程變化,在認知功能產生退化、學業成績亦不盡理想,但仍可能存在未被發掘之潛能。筆者接觸過的個案中,有一位為癲癇的器質性精神疾患個案,其思考較為遲緩、口語表達能力不流暢、肢體協調度亦不佳,職能治療活動過程中個案常無法於時間內順利完成作品,但發覺此個案在繪畫團體中對於色彩及空間概念具有明顯的敏銳度,雖然無法在活動中完成作品,筆者讓個案將未完成品留於病房繼續創作,待其完成後,發現其作品總是不侷限於現有之框構,而更能藉由色彩與線條賦予作品更多元的豐富性;另外一位個案則是典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交功能被動退縮、缺乏自信、鮮少與人有言語之交談,藉由職能工作坊之訓練去強化改善個案社交功能之缺失、增進成就感以提升自信,而在長期的職能復健過程中,職能治療師發覺個案的繪畫創作作品具有獨特的風格,而讓個案持續發揮繪畫才能,進而輔導訓練個案從事彩瓷藝術創作,甚至創新嘗試輔導個案順利考取街頭藝人證照。
精神科職能治療的理念正是藉由日常職能活動(activity)為媒介,在執行活動的過程中,發現問題之所在而加以訓練增強,甚至更積極地從活動執行層面去探索個案可能存在之潛力,也回應了Gardner提出之多元智力理論,說明學業成績並非智能的全部,而應該重視個體之個別差異性、發展多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