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6/4 『去機構化』的迷思與現實困境  
『去機構化』的迷思與現實困境
 
■社區科總醫師 張運昌醫師
精神醫療在上世紀60年代於歐美興起去機構化(deinstitutionalization)之後,社區精神神醫療的觀念與配套規劃開始在全世界漸漸推行開來,所以有許多人對於大型精神病院的精神復健模式甚至大加撻伐,認為他是與『去機構化』背行其道的重大弊端之處。
『機構化』過去讓人詬病的,就是他造成人們社會功能的低落,讓自我責任與個人決定行動能力被一貫作業所取代,因為講求效率與方便管理,而無法針對個別的需要予與調整治療或復健的方針; 然而目前台灣很多大型精神病院的設計規劃來說,都有在各項細節上達成『去機構化』的精神,他們只是讓數量較大的病人居住在一個範圍,而不是繁星四散在城市各角落裡,並且提供專業人員的協助,以方便因應精神病患者在疾病發展過程中的各種問題。
而在台灣現實社會環境的各項『缺陷』還存在的時候,過份強調『去機構化』的理論與實行,常會造成的就是社會中許多不定時炸彈的處境,因為在精神疾患人口的追蹤掌握不力,以及家屬對於精神疾病在知識與態度上的缺乏認識,導致照顧患者的方式嚴重偏差和整體社會對於精神患者的態度仍然貼上許多標籤的問題尚未解決之前,『去機構化』的結果或許只是讓數據上達到了特殊理論與政策的成效,然而卻為整個精神醫療與社會帶來更嚴重的問題!
我們來想想,在上述問題交雜之下的精神疾病患者,會過這怎麼樣的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