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4/30 人群中的臉-談臉孔失認症與心理治療中的治癒  
人群中的臉-談臉孔失認症與心理治療中的治癒
 
文/劉瑞華 臨床心理師
以各式精神疾病為題材的電影不少,不過其中神經學疾病的倒是不多。最近看了一部電影「人群中的臉」(Faces in the Crowd, 2011),演到一種很少見的功能障礙「臉孔失認症」(prosopagnosia)。女主角(蜜拉喬娃維奇)目睹一個連續殺人犯行兇,在追逐中撞到頭部,醒來後發覺她無法辨識人臉,包括鏡中的自己。她本來是個幼稚園老師,因為無法區辨小朋友誰是誰而使得班級秩序大亂,最後被解聘。她會把陌生人誤認為男友而親密地交談起來,男友也無法忍受她看他的臉時看到的可能是別人,關係因而破裂。而兇手又對她步步進逼,但她卻不知道 身邊哪個人可能就是兇手......(再來就不破梗了)。
這部片的構思很好,挺有創意,開頭我給四顆星,不過可惜虎頭蛇尾,後半段我只能給兩顆星,它在IMDb(Internet Movie Database, 網路電影資料庫)的評分也不高(至2012/2/17為止是5.5分/最高10分),對大多數人來說可能不是很好看的一部電影。由於我不是專精於神經心理學的,對於臉孔失認症的臨床表現與病理,在這裡不敢擅作評論。不過有一個部份它倒是演到一個臨床上值得思考的東西,讓我想到心理治療中的「治癒」問題。女主角一開始去求助醫師,想要「治好」、「恢復原狀」,得到的答案是可能一輩子都會如此,無法接受憤而離去。到後來生活中實在出了太多狀況,只好再回去求助。醫師本身是個聾子,靠讀脣語克服與人溝通的困難;她也告訴女主角,我們能辨認出一個人不只是靠臉而已,還有很多其他的訊息,包括像疤痕、身形、穿著品味、動作/走路的姿態......。於是女主角開始學習觀察、記錄每個人的特徵,學習不依靠臉孔去認人。這讓我想到,經常有人問:「精神分裂症會不會好?」「自閉症會不會好?」如果說這些疾病其實有很強的發展性或生物基因因素,那心理治療會有用嗎?
之前曾聽樊雪梅老師說,有些病理的部份是很難改變的,心理治療所能改變的是人格,讓一個人的人格更成熟,更能調節、修飾他的疾病。其實我認為不只是這些生理性因素很強的疾病是如此,很多由心理社會因素所影響的情緒困擾也同樣頑強。童年困難的生長環境、早期與重要他人關係上的衝突,就像是銘刻在一個人的行為模式裡似的。心理治療中很多個案討厭自己,希望變成一個新的、不一樣的人,但經常反而是這樣阻礙了他能夠真實地了解、面對、微調/修飾自己內在那個或多或少的「病」的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