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6/14 累積你的抗壓本錢  
累積你的抗壓本錢
 
 現在的人忙碌起來真的就像是陀螺一般,無論各行各業的人均是忙忙忙,每個人的角色多重,工作時要忙工作的事情,下了班回到家又要忙家裡的事,通常要忙到睡覺的前一刻彷彿才可以停止下來;但對某些人來說可能未必,因為他們在睡夢中,仍然在憂慮隔天的工作或是小孩、父母等等的事,以致於在睡夢中也睡得不安穩,隔天再拖著疲累的身軀去上班。試問這樣的生活模式與品質能讓人開心的起來嗎?能讓人神清氣爽嗎?還是說像廣告一般,來罐蠻牛、保力達就能才全部補回來?相信答案就是No,No,No,但是很多人卻深陷這樣的生活循環無法自拔,只能任由這樣“耗能”的日子一天天上演。
  身為一個臨床心理師,一般人可能會有這樣的迷思,就是認為像我們這樣的專業人員應該不會有壓力,應該可以好好處理情緒,其實我們也和一般大眾一樣,擁有七情六慾,集多種角色於一身,也需要工作賺錢給付生活所需,因此當沒有處理好時,也會和大家一樣陷入快要爆肝的苦境。只是,我們較一般人幸運的是,我們的專業訓練讓我們對於自我情緒的生成、想法察覺,以及對於個人的壓力感較為敏感,當察覺自己的生活轉成一種“耗能”模式時,會趕緊適時做些修正,以避免個人能量耗盡的情況發生。因為當抵達“耗盡”的地步,就會嚴重影響我們的各項能力表現,而且需要花費明顯較長的恢復時間。
  要生存在現代,我們無法要求外界不要給我們壓力,只能期待提升自己的抗壓性,讓我們“好好”的生存下來,坊間也很多琳琅滿目的壓力管理課程。若您已去上過這些課程,恭禧您比別人更早意識到壓力管理的重要性,看完下列的文章可以幫忙您複習一下;倘若您尚未聽過這類課程,也別擔心,好好地將下列的內容看完,也是一個很好的自我鍛練起步。
提升抗壓力的第一步,就是需要好好認識壓力,知道壓力是怎麼產生的?壓力的定義有三種,我個人認同的是,當外界的壓力接近或超過我個人可以承受的最高標準時,就會有壓力感,且當我們同時承受多種壓力來源,也會讓我們的能量在短時間耗盡,就像是常聽到的「蠟燭兩頭燒」,現代人也許更是三頭燒或四頭燒。第二,得清楚知道三項高壓力指標:(1)生理開始出現症狀(如胃痛、頭痛、失眠等等)、(2)負向情緒變多(如變得易怒、容易難過或過於緊張、神經質等),(3)以不當的行為來因應壓力(如比平常抽更多的菸、喝更多的酒,或是以蹺課、請假的方式避免上課上班等等)。因此當出現上述三項指標的其中一項時,就代表我們的壓力指數已經亮紅燈,需要趕緊檢視個人的壓力狀況。
  大家都知道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不是因為那根稻草太重,而是剛好超出駱駝可以承受的範圍。因此調節壓力的第一步,就是列出生活中的大小壓力源,然後評估哪些壓力源是可以減少或是暫時移除的,讓自己能有個喘息的空間。第二步,檢視生理症狀、負向情緒及不當因應行為對於自身狀態影響的嚴重度。俗話說得好“生病不可拖(台語)”,同樣的,這三個壓力指標會隨著時間侵蝕我們的健康,讓我們越來越沒有抗壓的本錢,也會影響我們在工作及人際關係的表現。然而,當這三大指標不太嚴重時,大家可以透過適時的休息、運動、旅遊、放鬆、聚餐聊天或參與其他有益健康的活動來改善壓力,增加好心情;倘若嘗試上述自行調節的方法仍不見效果,則建議就醫,詢求專業人員(如醫師、臨床心理師等等)的協助,學習壓力管理及情緒調節的技巧,回復並提升我們的抗壓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