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6/14 淺談如何將『午睡』睡的好、又睡的巧∼  
淺談如何將『午睡』睡的好、又睡的巧∼
 
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對『午睡』有不同的觀感與態度。例如美國的社會,會將午睡片刻視為作息不規律、懶惰的表現。反觀西班牙,卻將午睡視為一個享受的時刻。而在台灣,國人自小開始去學校上課後,就會配合學校的『午睡』時段生活作息,進而自然而然的慢慢養成午睡習慣。
實際上,人體中是有一些生理依據,才會導致一般人容易有午睡的習慣。根據過去研究,人體的『睡眠』生理時鐘,存在於兩個階段。一個是夜晚時期,另一個則為午後時光。這兩個時段我們會感到非常嗜睡,也較容易睡著。夜晚的時段,也就是我們一般的睡眠時間,嗜睡感較強,非常容易睡著。而中午的時段,雖然與夜間時段比起來,嗜睡的程度較弱,但仍然會讓我們的清醒度、反應速度、動作協調性、情緒調解上都相對較為減弱,也造成學業、工作表現的降低。所以,在下午的時刻,大家可能就會養成午睡的習慣,來因應下午的工作挑戰。
此外,現代社會中,每個人的工作、家庭、社會要求持續在增加,也間接造成夜間睡眠減少,白日思睡增加。例如現代人的工作越來越繁忙,工時也越來越長,壓力相對的越來越大。加班明顯成為許多人的生活常態,導致總睡眠時間、睡眠品質的不足。因此,相較於過往,有些人尚可將午睡當成生活的享受,現在有更多的人,是因工作太過疲憊而需要午睡,來維持下午的工作表現。也鑑於此,有些國家也開始正視午睡的重要性,甚至推動相關的政策,來幫助民眾因應內在生理時鐘導致的疲累感,與現代社會壓力所導致的睡眠不足情況。
所以,擁有一個優質的午睡,以減少下午的疲勞與嗜睡,提升認知與工作表現,相對的就非常重要。然而,我們也需注意,當午睡睡的過多、睡的時間點不對,反而會負面影響到午後的精神、夜間的睡眠品質。因此,要將『午睡』睡的好、又睡的巧,就需要有許多的考量。
第一個考量,就是午睡的時間點。我們可以根據生理時鐘的特性,中午過後剛好是睡意較為明顯的時刻,這時候我們就順著我們內在的生理時鐘特性來為自己安排個午睡。然而,為了避免午睡會導致下午後的睡意累積較少、進而影響晚上的睡眠,建議盡量於下午三點前午睡。
第二個考量,則為午睡的時間長短。適當時間長短的午睡,可有效提升下午的精神與工作表現。有研究顯示10-30分鐘的午睡即能提升下午的精神與工作表現,且提升的效果與午睡超過30分鐘以上相似,並不會隨著午睡時間增加而增加。而且,午睡睡的過多時,除了會浪費太多午後的時間外,還會導致晚上睡意較少,甚至會因午睡過多而導致睡眠遲惰(sleep inertia)現象。而睡眠遲惰,指的是由睡覺轉清醒的過程中,所產生的昏沉感、無力、反應遲鈍現象。過往研究指出,當我們午睡時間過長的話,將會進入到深層睡眠。當我們由深層睡眠轉醒時,就會有明顯的睡眠遲惰現象。午睡超過30分鐘以上,就會有較多的深睡期,清醒後睡眠遲惰現象會持續較久,反而感到更加的不清醒,進而影響到下午的精神、情緒與工作表現。假如我們可以控制在尚未進入深睡期的淺睡階段就清醒,睡眠遲惰的狀況將會較不明顯,且持續時間較短。
所以,要將午睡睡的好、又睡的巧,30分鐘以內的午睡,是最建議的方式。除了可提升下午的精神與表現外,又能避免睡眠過多導致的負面影響。身為忙碌的現代人,在睡眠不足充斥的生活中,為自己規劃個有效率的午睡吧。讓自己壓力滿載、精神不濟的身體充充電,也讓自己擁有更優質的生活品質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