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4/14 敘事治療實踐與自己  
敘事治療實踐與自己
 
敘事治療實踐(Narrative Practice)的思想基石是後結構主義(Post-structuralism)。而後結構主義哲學基礎與傳統以精神分析或社會心理學為根本的不同。「現代主義」重視因果、實證與客觀的真理,認為的「人」是病態、充滿疾病,或被歸類在不同的範疇來討論,例如:一個人罹患DSM IV診斷中的憂鬱症,並透過藥物來改善神經傳導的功能失調。在這樣的想法中,人是被等同於疾病或是DSM IV中的一個診斷。在評估過程,臨床工作者不斷地去收集病徵,以求得出“正確’的診斷。這樣觀點,不斷地病態化和強化個案的“失常”狀態,並使得疾病與人之間,緊緊纏繞,無法分割,也誘導個案進入被動無能的狀態,需要所謂的專家協助與藥物治療。
「後現代觀」或敘事所強調的是:人與問題是分開的,「問題」才是問題,人不是問題。問題的產生常常是社會或文化所建構出來的,那些來自種族、性別、國籍、社經地位、性取向等主流意識的壓迫。例一:原民的酗酒問題,原民與酒,常常被劃上等號,不過,當一個族群被迫以它族的不公平遊戲規則去謀生存、競爭,麻痺自我,相信是容易發生的。例二:同具有精神分裂症基因的同卵雙生寶寶,在不同的家庭環境的教養下,成年後是不一定會有精神分裂症狀發生。這似乎代表人並非只能無力的被基因、遺傳等器質性因素所控制,還有其它的社會脈絡的影響,包括:家庭、社會、文化、以及人的潛能等。
敘事治療又稱故事治療,一個重視語言、文化脈絡和態度的取向。敘事藉由外化-解構-重寫的觀點,從故事中尋找到新的意義與方向。「外化」即是將人與問題分開來看,我們可以體會到自己不等於問題,問題也不能代表自己。「解構」是首先不把事情視為理所當然不可改變,藉由故事的發展找出故事的主軸與分枝,我們從分枝中尋找新的意義與發展的可能性。「重寫」就是從新的意義與發展的可能性中,我們選擇自己要走的方向與影響問題的方法,使得我們故事改寫或有新的發展。
敘事治療強調社會脈絡對人的影響,重要的基本假設有:1.『問題』才是問題,人不是問題,人與問題是分開的,問題不等於人的本身。2.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專家」,問題的專家,沒有人比他更瞭解他自己。3.自己才是自己生命的作者,每個人都有能力依照自己的偏好,重寫自己的生命故事。4.許多問題都是種族、階級、性取向、性別等文化環境所營造出來的,因此看問題不是看這個「人」出了什麼問題,而是去看這個人背後的文化脈絡。5.只要人能發現自我資源,就能取得生命主權(agency),就有能力脫離被害者(victim)的角色。6.問題不會百分之百的操縱人,人的一生中,總有幾次不被問題影響的例外經驗。因為這個「相信」,焦點放在「獨特結果」的問話上(吳熙娟,2001)。
「敘事」,就是聽故事與說故事的過程,一個帶著敘事態度的治療師要帶著「好奇心」和「不知道」的態度,去聆聽個案的故事,一起尋找生命的潛能,欣賞那百分之一的例外與獨特事件,讓非主流的故事取代主流的故事,進而解構、重寫生命的故事。我們的生活經驗總合組成了故事,而說故事是人的本能、天性,更是人與人之間親密的互動方式,在述說自己的故事過程中,我們可以描述問題對自己的影響,及問題「它」和自己的關係是什麼,可以具體的事物(如顏色、某物等)描述自己的感受與情緒,透過故事交流,我們相濡以沫,相互支持彼此,讓我們找到自我存在的價值與意義,使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