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6 災害心理反應─88水災為例  
災害心理反應─88水災為例
 
自從今年8月8日莫拉克颱風來襲重創南台灣,造成高雄縣六龜鄉、甲仙鄉、桃源鄉、茂林鄉、那瑪夏等山地鄉居民流離失所、痛失親人的嚴重災害,亦有數以千計的當地居民與部落被迫遷離與暫時接受安置,並相繼出現因風災所造成的身心受創、經濟的損失、就學、就業與生活適應的問題等等。
大型災難對於人類的衝擊元素分成兩部份,包括災難本身,另外,則是易被災難所影響的民眾。大部分關於集集大地震研究顯示:災民會顯現較多的心理障礙,甚或精神疾病發生,常見與災難相關的疾病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重鬱症、睡眠障礙、焦慮症與物質濫用等,且可能持續數年之久。此外,救難人員(如:護士,消防隊及軍人)也有可能產生相關精神疾患需要介入與關懷。
經歷嚴重的創傷與失落後,可能會出現一些災難與創傷身心反應,這是災難期間或災難發生後短期內經常會出現的正常現象。對大部分民眾來說,受災後若出現恐懼、焦慮、重複經歷、努力迴避、與生理過度喚起的反應,通常會隨時間逐漸消失。主要的原因在於人類在經歷創傷事件後,由於本身強韌的自然復原機制,民眾會逐漸展現復原力,而非演變成心理疾病。多數人的身心反應會在短期內消失,能順利重返正常生活。
然而,倘若這些反應持續存在,且妨礙正常功能達一個月以上,最後可能使其問題演變成慢性化,而出現睡眠障礙、易怒、無法集中精神、對危險情境過度警覺、誇張而令人痛苦的驚嚇反應、人格與行為的改變等狀況,極需要向臨床心理與精神醫療專業人員尋求專業診療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