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4/9 高雄市民的凱旋~談凱旋的健康醫院  
高雄市民的凱旋~談凱旋的健康醫院
 
高雄市民的凱旋
~談凱旋的健康醫院
陳明招醫師/陳正宗院長
佇足大廳看著〝思緒無窮〞的陶壁公共藝術,或者是那〝分分合合〞的德蕾莎修女雕像,想想一個諾貝爾獎得主一生樸實溫柔與不辭勞苦的皺紋中感受大愛與關懷。或是回歸自然,觸摸地球的溫暖走進園藝治療的香草花園世界……,以一個醫院的角度思索著什麼是健康?民眾到醫院只是需要把疾病醫好嗎?民眾是不是可以在醫院買到健康,而不只是治療疾病。
那麼什麼是健康呢?世界衛生組織(1981)定義健康:「健康並不是一個單一清楚的目標,它是領導人們邁向進步發展的過程」。健康的人有工作能力、參與所在社區的事物;而健康系統則指在家庭、教育機構、工作地點、公共場合、社區及健康相關機構都處於健康狀態。它也包含個人和家庭應採用主動態度去參與和解決他們的健康問題。從以上的特徵可看出健康的概念包括自主權及合作,層次涵蓋個人層次、團體及社區層次及全球層次。
我們常看到、聽到市長陳菊登高一呼要帶領市民邁向健康城市而且也大幅晉升城市的健康。「天下雜誌」「幸福城市大調查」高雄市在「環境力」的評比中由第十二名(96年)竄升進入第三名(97年)。
那麼什麼是健康城市呢?世界衛生組織於加拿大渥太華公佈健康城市五大行動綱領:一、設立有關健康的公共政策;二、創造有益健康的環境;三、強化社區組織和功能;四、養成個人的健康生活形態;五、修正健康的服務方向。健康城市聯盟(The Alliance for Healthy Cities 簡稱AFHC)於2003年10月17日在菲律賓馬尼拉成立,是保護及強化城市市民健康的國際網路,透過國際合作表達成立健康城市的目標。我們高雄市從2004年爭取到2009年世界運動會舉辦權後即積極邁向健康城市,並制立〝高雄市健康城市共同宣言〞:
〝我們謹在此鄭重向全世界宣布:
在充分的瞭解世界衛生組織渥太華憲章所揭櫫的健康
城市完整的理念後,我們願意全心全力的支持並付諸
行動,以為全體高雄市民打造一個健康的城市。我們
將尊重地方的聲音及行動,未來並將在相互扶持的的
基礎上,建立城市的夥伴關係,我們要手攜手,心連
心在世界衛生組織健康城市行動綱領的指導下,將高
雄市打造成一個更健康的永續生活環境。〞
並以「健康環境」「健康心靈」「健康體能」「社區關懷」為健康示範核心計劃。
談到健康城市推動,醫事人員尤其是公部門的市立醫院如何配合衛生局制定及推動當然佔有關鍵性的角色。什麼是個人健康生活型態?什麼是有益健康的環境?如何修正及制定公共政策及強化社區組織?如何成立〝健康醫院〞而不是〝疾病醫院〞?這些都是國家醫院所必須更多付出及關注的議題。因此在局長何啟功的帶領下,市立醫院成為健康醫院已是不爭的政策。
健康促進醫院(HPH),它源自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於1986年在加拿大渥太華召開第一屆國際健康促進會議簽署「渥太華健康促進憲章」(The Ottawa Charter for Health Promotion),最重要的原則包括能促進健康的工作場所;能提供和健康相關的服務、訓練、教育和研究;作為鄰近社區或健全運作的醫院組織。它是藉由組織發展的工具合併健康促進的概念、價值與標準重新調整醫院的組織架構與文化。例如說成立戒菸門診轉而積極宣導戒菸的好處、吸菸的壞處,從而不吸菸,而不是被動戒菸。提升〝民眾〞掌控及增進健康能力。
台灣HPH網路成立於2006年10月30日,並於2006年11月1日成為WHO HPH國際網絡正式會員,目前獲認證為WHO HPH網絡會員的醫院共40家(2008.8),本院於民國98年2月亦通過認證。
本院申請HPH緣起:
97.3.10:規劃推動健康促進醫院
97.7.24:提出申請台灣健康醫院學會一般團體會員
97.10.13:通過台灣健康醫院學會一般團體會員審查
97.11.6:成立健康廣場
97.12.18:提出申請WHO HPH 網絡團體會員
98.1.12:接受台灣健康醫院學會資格審查與實地參訪
98.2.10:正式通過WHO HPH 網絡團體會員資格審查
實現「全人健康」為核心目標,透過決策支持與全員參與,達到組織結構、文化、物理環境、作業流程以及服務內涵的改變,打造醫院成為能增進病人、員工、社區與組織健康的場所。目前本院積極推動的健康促進三大計劃,包括:
一、 戒菸計劃:成立戒菸防治小組,包含員工及病人的菸害防治衛教等。
二、 職場健康促進:
1. 員工部分:主要健康監控指標包含員工BMI控制、三高監測、員工心理健康篩檢,配合措施包含於地下一樓設置運動器材與洗澡間、營養師開辦減重團體班等。
2. 住院病人部分:住院病人住院時即評估健康狀態,包含營養、生理疾病、物質使用、特殊文化及語言的協助…等。
三、 社區高危險群自殺防治計劃:包含社區篩檢、衛教等。
推動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以前病人住院,我們會針對病人的精神狀況加以評估及治療,如今健康的議題萌芽,對於病人的生理疾病,酒、藥、菸癮的評估,營養相關問題,社會、心理、文化等議題都由團隊一起檢視、評估及協助處理,尤其對於文化、宗教、語言更加重視,包括相關同意書使用中英版、中越版、中印版等及族群的特殊需求。當然健康提供者的員工更精心打造〝員工健康護照〞隨時提醒及指導員工健康概念。從推動健康城市及健康醫院很重要的一個概念就是〝健康的個人生活形態及健康的社區組織〞,因此推動健康醫院的同時本院亦積極投入社區的〝健康心靈〞包括元氣車守護社區的精神健康;每月出版的社區心晴報;商請名人吳念真拍攝〝找到生命的出口〞光碟;深入社區的各式衛教講座;還有自殺防治中心、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毒品危害防治中心;更協助病友團體如忘憂草憂鬱防治協會、愛心會及學校的學生心理轉介網絡,達撒豆成網,網著社區的健康。
未來的努力著重整體性的健康照護從「身體/心理/靈性」架構〝全人〞及〝大自然〞療癒的力量,使病人、員工、社區民眾〝授能〞(empowerment)達到健康促進的境界。當然過程中需更有效的利用雙向的健康傳播以達健康城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