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7 憂鬱症  
憂鬱症
 
憂鬱症

藥師 陳炯瑋

憂鬱症發生的原因-以生化學(假)說法是腦內單胺含量(5HT、DA、NE…)不足引起的症狀,當然遺傳因素、環境因素、甚至長期的飲食習慣皆有可能引起憂鬱症。抗憂鬱藥常見的副作用有頭暈、姿勢性低血壓、噁心、嘔吐;而抗膽鹼作用症狀包括口乾、便秘、視力模糊 、排尿困難。

評估病人的副作用嚴重度,(忍受度)。在治療六週前(因藥半衰期長、血藥濃度未穩定、腦內接受器靈敏度未恢復正常)儘量以不改變藥物為原則。當嚴重副作用持續時(如腹瀉),可先與藥師作電話諮詢,尋求最好的處理方法,當然回診時要告知醫師,可做藥物的調整的參考。

憂鬱症有四大徵兆:1.沮喪、悲傷 2.做事無精神、易疲倦 3.無助、自責、想自殺 4.身體不舒服(頭痛、頭暈)、日常生活的行為改變。

抗憂鬱劑 至目前已有下列幾種:

三環抗鬱劑(TCA) 如Clopran 、Doxepin。

選擇性血清素感受體抑制劑(SSRI) 如 Prozac 、Cipran。

選擇性正腎上腺素 感受體抑制劑(SNRI) 如Efrexor XR、 Ixel 。

正腎上腺素&多巴胺感受體抑制劑 (NDRI)如Wellbutrin 。

正腎上腺素及特殊血清素抗鬱劑(NASSA)-如 Remeron。

以上藥物在一至一個半月內皆能達到呈現治療目標的效果,差別在於患者對藥物目前初期效果(含副作用)是否滿意,能接受。

有些事情需要深思熟慮 ,如在職計劃;小事情則不需斤斤計較。需把腦力、體力用在大原則上,接下來就是認真、努力工作既可。

腦力、體力、閱讀力-隨著個人年齡的增長,腦力、體力也許會衰退,但是閱讀的能力,應是一種習慣的養成。就像品德的教育是來自家庭從小的教養,培養積極思考的力量,換個想法就能換個活法,當逆境是ㄧ種磨練;當意志力越練越強,好的思想、情緒習慣逐日增加,得到憂鬱症的可能性,應會逐日遞減。

有句話說得有些道理,不要等渴了才喝, 餓了才吃,累了才睡。重新養成過新生活的好習慣,小事不需思考,時間到了就該吃、該喝、該睡;營養失衡、思慮過度都會造成憂鬱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