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7 兒童目睹親人死亡,該怎麼辦?  
兒童目睹親人死亡,該怎麼辦?
 
兒童目睹親人死亡 該怎麼辦?

兒青精神科主治醫師 何志培

報載去年底在梅嶺車禍受傷的高雄市某國小三年級女生,因曾目睹父母不幸罹難,她一直強忍傷痛,令醫護人員很心疼。

兒童目睹親人死亡,部分日後可能會罹患「創傷後壓力障礙症」。此症患者對創傷事件的反應包括強烈的害怕、無助感或恐怖感受,在兒童此反應必須包含混亂或激動行為。

通常,父母死亡不僅使孩子在感情上頓失依靠,且將面對金錢和物質上的難題,此雙重打擊對兒童日後的成長過程,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瑞士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曾把孩子對死亡概念的形成整理出來(表一)。

據美國的調查顯示,十五歲以前的兒童4%有雙親之一死亡的經驗,其中比較多的是父親死亡,而一千個兒童中則有一個經驗到雙親皆亡(如本次車禍的小三女童),一般來講,兒童由目睹或初聞死訊的震驚,經過沈浸在對死者的思念、後悔和哀傷的階段,發展到逐漸接受此事實,生活和情緒才會慢慢恢復。在此過程中對心理的影響,常導致失落感、無助感和放棄所愛。

這個過程由幾周到一、二年不等,可因個人文化差異而有所不同。惟有些孩子在經歷喪親之後,似乎沒有顯著影響,直到好幾星期好幾個月之後,才會現出各種情緒和行為反應,而稱之為「延遲反應」。

伴隨創傷經驗而來的有失眠、做惡夢、食慾不振、體重下降、精神恍惚、對日常活動缺乏興趣等症狀。以上現象除非影響兒童上學或日常活動,否則不易察覺。有些兒童還伴有身體症狀,如頭疼、胃痛,家屬常因此將孩子帶去看兒科醫師。通常,這些反應是正常的,大多數患童會從痛苦中成長,故並不構成精神疾病的診斷,祇要給予適當處置即可。

大部分症狀出現在親人死後一個月,三分之一則出現在六個月後,六分之一會在死別一年後才發現。惟病態地專注於無價值感、長期明顯的社會功能受損,及因過度懷念死者而有自殺意念等,皆屬不正常現象,家人並考慮兒童是否因失落而導致精神疾病(如憂鬱症),此時最好請兒童精神科醫師診察,並確定治療方針。

除了短期的精神症狀外,還有長期的影響,此方面的研究並不多見,惟大致上有兩種看法(表二)。究竟這些孩子會受到何種影響,並無絕對定論,端視兒童本身的認知能力、情緒發展、是否本來就有適應障礙、家庭支持系統不良等等。

兒童對目睹喪親的反應,通常是哀傷、心情不安和行為退化,此乃正常的,且不會持續太久。若成人能按照以下幾點建議去做,應可迅速而順利地幫助兒童做好善後的精神復健(表三),最後,筆者祝福這位車禍受傷的女童,並能儘快走出喪親的陰霾。

兒童對死亡的概念形成

4∼6歲
自我中心強烈,常把周圍事務擬人化,認為所有東西都是活的,因此洋娃娃會肚子餓,亦會傷心

6∼7歲
認為會動的就是活的;不動的就是死的。故汽車、電視機是活的;石頭、椅子是死的

8∼10歲
認為不需要假藉人或物而自己會動的,才是活的。例如太陽、風是活的;而挖土機、桌子是死的

11歲以後
認為祇有動物和植物有生命,才是活的

親人死亡對兒童的長期影響

正面影響
此派認為經過如此巨大的打擊後,兒童對於生活刺激的適應能力會增加,故對日後的生活適應,應該有良好的影響。

負面影響
這一派則認為喪親的打擊可能是日後精神疾病的成因。這些兒童長大後可能發展出憂鬱症、躁鬱症、精神分裂症、藥癮、酒癮,且有較高的犯罪傾向。

幫助兒童適應喪親後的建議
※接納孩子害怕的感覺是真實的,並給予照顧保護。
※給予孩子適當說明,以解除各種疑慮。
※保持冷靜,給孩子安心的保證。把兒童內心感覺說出,可有效降低兒童與成人的恐懼。
※親人儘量團聚在一起,互相守護。如這次車禍受傷的女童其他親人應時常陪伴她,讓她有足夠安全感。
※儘快讓孩子回到原來的常規生活,此有助於使孩子知道傷痛已過,無須再擔心和懼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