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7 臨床心理師的養成之路  
臨床心理師的養成之路
 
臨床心理師的養成之路

劉瑞華 鍾素英 臨床心理師

  許多人都知道「心理醫師」,但是在台灣「心理醫師」其實只是個統稱,它可以是指精神科醫師,也可以是指「臨床心理師(clinical psychologist)」,自從憂鬱的民眾增多之後,「臨床心理師」這個職業在台灣也逐漸變得熱門,因此,我們經常會碰到有人詢問:「聽說臨床心理師都是碩士喔?」「你們都在唸什麼啊?」「要怎麼樣才能當臨床心理師啊?」,甚至也有高中學校組團來本科訪問,希望了解臨床心理師的養成過程與未來發展。其實臨床心理師這個職業在台灣逐漸受到注意是令我們感到憂喜參半的,喜的是代表台灣社會已是一個文明高度發展的地區,因此,人們關注的焦點逐漸從身體、物質轉向精神與心靈層面,憂的是對臨床心理師的需求增多,也反映出了文明高度發展的另一個面貌,那就是人際競爭與疏離。

臨床心理師的養成之路

科學、人文──心理系

  首先還是得從心理系談起。大部份的臨床心理師在大學時期都是唸心理系,不過唸心理系的學生卻不見得都會成為臨床心理師。因為心理系學習的範圍極廣,雖然共通的焦點與對象都是人的心智與行為,但是不同的領域,卻有完全不同的發展。從最微觀的大腦構造(像神經元的運作、大腦各皮質、區域的功能),最基礎的感官知覺歷程(像是如何看、如何聽等等),到比較高級的認知運作(像是如何思考、判斷、問題解決等等);從小孩子的行為發展,青少年的自我認同,到中年危機、老年統整;從個人的性格特質,到人際的溝通互動,或群體、社會的巨觀現象,無所不包。有人說,凡是你可以想到的有關人的東西,都可以有一個XX心理學。印象中,心理系的生活就在一個一個的心理學之間來去、流連,抱著好奇與興奮,也帶著些許的不安與不確定。

  不安什麼?理論面來說,心理系的訓練基本上承襲一個科學實證的傳統,重視方法學、資料、與論證;然而,心理現象之複雜,使得幾乎很難在心理學中找到很確定的東西。在心理學中,沒有定律,只有一個一個的理論與學說。大理論、小理論、彼此衝突的理論、七彎八繞的理論……。回首當時,對一個大學生的腦袋與人生經驗而言,其實很多是很吃力的。另一方面,在實際層面,是一個生涯發展的問題。猶記得在大一迎新會上,系主任的致詞有這麼一段:「……許多人問唸心理系將來可以做什麼?其實什麼都可以做。唸完了心理系,就算將來沒有繼續走心理學的路,對大家從事其他的工作也都是很有幫助的。」至今我仍在想,這是另有深意,還是安慰之辭。不過至少以現今回顧,倒是所言不虛;畢業後,大家散布在學術、金融、保險、企管、教育、公務員……各行各業;當然也包括臨床心理師。

病理、衡鑑、治療──臨床心理學

  心理系裡兩個主要的應用領域,一個可說是朝向企業組織的,包括工商心理學、人事心理學、廣告心理學等,另一個可總括說是朝向助人的,臨床心理學便屬其中。既然有了對人類行為的了解,用到這些知識與衍生出來的技術,來幫助人們緩解痛苦、提升生活品質,便成了很自然的事。在刻板印象裡,臨床心理學總被認為是一門治病的學問,處理的對象也都是病人,心理有病的人。記得從前教變態心理學的教授總愛自我調侃:「有人說唸心理的都是心理有問題,教變態的老師一定是個變態!」其實有關心理生病這樣的概念,在當時的年紀其實懵懵懂懂,見到書本上介紹的形形色色、謎樣般的症狀與行為模式,就像劉姥姥進大觀園,有趣、興奮的成份居多,對當中所包含的生命的折磨與苦難,感受其實甚少。如果重新省思,或許更接近的說法是,臨床心理學所面對的對象就是人,特別是受苦的人;有人為心理所苦,有人為身體所苦,有人為無法區辨現實與虛幻而苦…..。

  在臨床心理學裡,主要由三個部份所構成:心理病理學、心理衡鑑、與心理治療。相關的課程在大學部就陸續開設,一直到研究所。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人為什麼會生病、如何去評估、如何去治療。比方說一個陷入憂鬱情緒的人,我們可能會去分析在他的思考模式裡習慣性地有些自我挫敗的想法信念、或是一種對失落的憤怒往回襲擊自身的反應;在心理衡鑑中,我們就會藉由與這個人談話、觀察他的表情、反應,以及使用一些心理測驗來了解他的心理狀態;在心理治療中,是以語言為工具,使一個人對自己的內在狀態有更多的了解,更開放自己,能為自己作更好的決定,或是學到一些技巧,可以用來解決所面臨的困難。

期刊、論文、實習──碩士班

  在從前,大學畢業就可以當臨床心理師,而自從心理師法通過之後,就必須要碩士畢業,並且在碩士班修業期間修滿足夠的心理病理、心理衡鑑、與心理治療三個領域的學分數,再加上一年全職的臨床實習,這樣才具備基本的考照資格。這個變革對於整體臨床心理師專業素質的提升,是很重要的一步。

  其實對絕大多數的學生而言,這是一個極為困難的考驗,因為報考人數與實際錄取人數實在不成比例,許多學生可能連續考了數年,還是無法擠進這個窄得不能再窄的臨床心理碩士班。即使順利考上了研究所,隨之而來的考驗才真正開始。臨床心理學雖然相對來說偏向應用領域,但基本上仍然維持心理學一貫的科學訓練的傳統;因為臨床心理師不只是個實務工作者,也是個科學家,必須具備作研究的能力,此外,由於生理與心理的健康是息息相關的,因此,有些領域尚需要學習大腦神經解剖、生理心理學、功能性核磁造影、腦波判讀、事件相關電位(ERPS)與心理藥物學。故而在碩士班的前兩年,每個人需要衡量自己的興趣,依將來可能發展的次專科方向,選擇不同的課程與相關專業領域的指導教授,同時在臨床課程之外,研究生還需要投注許多時間在研究方法、實驗設計、期刊閱讀與文獻整理能力的訓練。事實上,論文的產生可說是所有研究生的夢魘;當中的酸甜苦辣,可說是盡在不言中。

  第三年的臨床實習通常是到醫院的精神科、家庭醫學科、神經內外科、兒童心智科、復建科、睡眠中心與安寧病房等有專業臨床心理師可以督導的地方。臨床實習說起來是有些尷尬的階段,實習心理師雖然仍是學生,但在機構裡就是個工作者,做的事情和正職心理師基本上是一樣的;但以當時的能力來說,要能應付千變萬化的臨床實務,還著實有一段差距。因此,進了臨床環境後,督導心理師是相當重要的,督導心理師的角色像是個師父,和學校老師扮演的角色,各司其職。一年的實習感覺起來好像很久,但在實習結束之後,專業心理師所需具備的基本能力才大概初具雛形而已。

  (拿到碩士學位的那一刻,真是只有三個字可以形容:感謝天!)

考照、上工、繼續教育──專業心理師

  接下來就可以考臨床心理師的執照了。在目前的大環境,已經沒有無照心理師的空間,未來當然更加嚴格。目前臨床心理師雖然已經可以自己開業,不過依照心理師法規定,仍需在機構內有兩年的工作經驗。所以大部分臨床心理師的第一份工作還是會在醫院、戒治所、或學校等機構內。取得證照後的臨床心理師有個很特別的地方,就是大家都還會經常參加各種的短期工作坊,或長期的進修。雖然部份原因是出自於心理師法之繼續教育的規定,但是主要原因是個人很自然地就會有想要再充電、充實的需求,一方面是為了增加專業能力,一方面,也是讓自己在這條路上能夠更紮實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