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7 人物專訪:蔡東杰醫師  
人物專訪:蔡東杰醫師
 
人物專訪:蔡東杰醫師

鄧景云 黃靖雯, 孫柏均醫師採訪

孫柏均醫師整理

也許仍然有些民眾並不認識這號人物:”蔡東杰醫師”。

他是本院的資深主治醫師,也是老馬識途的一位催眠取向心理治療師­-帶您找到回到自己內心的路。

不久前毅然決然地決定開業的他,載著什麼樣的夢想起飛呢?

我們決定要專訪這號人物。

來到蔡醫師的診所,溫馨舒服的感覺,平實的空間,不忘四處擺設簡單而有意義的三言兩語,那是一種企盼,也是一種微笑的提示。

關於催眠的種種,是我們首先要向蔡醫師請益的:

蔡醫師表示現今一般大眾對於催眠的了解,90%以上來自於催眠舞台秀與”前世今生”這本書,事實上對於催眠在治療上的運用,觀念並不十分正確。

蔡醫師首先提及催眠的舞台秀,他表示催眠表演師擅長的是將催眠的表現誇張化,能因此帶給觀眾娛樂效果,但是有能力作催眠並不代表有能力作治療!表演和治療仍然是有很大的差距的,當沒有受過心理治療訓練的人宣稱他會利用催眠作治療,那是很令人擔憂的一件事情!媒體也喜歡幫忙渲染這些表演師,因為戲劇張力夠,但是我們必須記得的是,催眠只是一個工具,並不是最終的目的。

民眾會四處找治療師,有些不一定有執照,而有些治療模式更令我們捏一把冷汗。蔡醫師認為我們的使命就是將我們的專業拓展出去,給民眾我們能給的,發揮我們的彈性,讓大家認識實際上與想像中有一些不同的催眠治療- 而實際上它不僅僅侷限於一般大眾所以為的”催眠”。

蔡醫師再提到了前世今生這本書,前世催眠的確是催眠治療的一種,但要小心幾點:第一、若太強調前世催眠,會狹窄治療的可能性;第二、不是每一個人都會催眠出前世的經驗;第三、當催眠目的是治療時,要小心前世經驗帶來的傷害:前世經驗的過度解釋,也許會讓一個人變得比治療前更糟!於是,便再度帶出蔡醫師的理念:催眠只是一個工具,重點是我們怎麼樣運用它,如何去詮釋它。而這些,都需要心理治療的專業背景。

蔡醫師是Erikson催眠學派取向的,與傳統的催眠不同的是,它強調的是個人自己的能力,進入催眠與否、療瘉的發生等種種,治療師並不強制地命令個案,而是賦予個案發芽、茁壯的時間與空間。治療師巧妙地,也許有點狡詐的設下陷阱,但是,要不要跳下去,那是個案自己的選擇。此外,Erikson 並不強調”為什麼”,而是去重視”如何”!問如何永遠比問為什麼來的重要,因為一旦有新的體驗,若能知道它是如何發生的,自然能夠繼續有其他的改變。一個人的四個面向包括:認知、想法、情緒、感覺,而催眠讓一個人改變,不論是改變了哪一個,其他方面也會被牽動 (如同一部車的四個輪子)。

至於何以選擇催眠為治療取向,蔡醫師也表達了他自己的成長歷程:過去其實蔡醫師是學習心理劇起家的,成為主治醫師之後才接觸到催眠治療。蔡醫師表示心理劇能夠成功的帶出情緒,也因此帶來改變,但往往相當耗費人力!後來昇上主治醫師後,一度驚訝於催眠治療能在治療師與個案的一對一當中,便與其他相關的角色對話交流,甚至整合完成!當下便決定好好探究一番。而蔡醫師自己也因為接受催眠治療獲益良多,包括親身的減重經驗,兩代人之間的感情羈絆!他認為這樣的治療模式,因為自己經驗過它的幫助,於是很有信心。當他在治療個案時,全心全意的相信自己!而倘若自己遇到和個案一樣的問題時,也會選擇同樣的方式治療!

對於蔡醫師選擇自行開業,想有些什麼改變呢?蔡醫師也提到了他的看法:其實有些時候,精神科醫師給予人的形象是負面的,和個案之間以藥物為媒介在溝通!往往有時候也許個案是想和你談談,但礙於時間,也礙於看診的模式,你只好以藥物化解自己的焦慮與罪惡感,並以之和個案妥協。”我相信我自己能是一個很好的治療師,用不必開藥的方法幫助別人!我也期待自己的診所能作些不同的事,例如了解催眠的課程,催眠減重班等。進化 (revolution),這是我給自己的期許。” 蔡醫師如是說。

訪談結束,蔡醫師回到家庭的角色,是個重視家庭的好男人,他還要回家乖乖吃飯呢!

這是一位將自己的治療工作與自身生命整合的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