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7 如何利用精神科病房  
如何利用精神科病房
 
如何利用精神科病房

游文治醫師台中身心保養所負責人

身為服務精神科30年的醫師立場,我希望提供下列的經驗與建議,以供患者及家屬能夠學習如何充分有效的利用精神科病房,以便早日恢復健康,並預防疾病的復發。

1.住進哪一種的精神科病房最好?精神科病房共分兩類,第一類是積極治療病房,又叫急性病房;第二類是復健治療病房,又叫慢性病房。第一類病房又分成精神病病房,及身心症病房,前者病情較重。通常第一類的精神病病房,會有關門緊閉現象,若住到採取開放式的身心病房,患者比較容易接受。筆者所知,目前已有不少的醫院都具備有開放式的身心病房,有些醫院稱為減壓病房或精神官能症病房。
2.住院第一周,通常是病情罪惡化的時候,理由是原本病情的治療尚未生效,又因為患到關閉性的環境增加了緊張與害怕。所以到底住院要住多久效果最好?筆者經驗至少需14~20天最為理想。以現在藥物治療的功力,7~10天就可把妄想及幻聽的症狀控制下來,其他時間則用來與治療團隊磋商後續的門診治療與復健。
3.住院治療中,若有必要,患者會送到保護室,內容包括身體約束及保護,以免傷害自己或他人。保護多久通常白天時間常以一小時為單位,必要時醫師會重新寫醫囑延長之,晚上人手少,通常會保護到天亮再放人。
4.住院治療的觀念,是讓患者可以自由表達焦慮,並以環境與人際互動的學習,或者再合併使用藥物,來處理患者的症狀。住院生活,對病情有幫助的原因是,免於壓力及免於緊迫的人際關係,環境及藥物治療都有幫助。
5.醫師一再的說明是腦病,搬到美國也沒有用。醫師是強調,在急性階段藥物治療重於環境治療。搬家到新環境或問神,複雜的處理方式,也會誘發新的壓力,加重病情或延誤治療。
6.過年回家團圓當然有好處。有些個案或家屬會擔心鄰居眼光,建議在出院前,請病房的護士或社工師提供練習出院後社會情境模擬問答,讓患者先有心理準備,知道出院後會碰到的問題或眼光,提供參考答案。出院,代表家屬及病患,重新面對社會對精神疾病有不能接受的心態。所以要過年回家,最好要事先與治療團隊充分商量,有充分的準備再請假出院。
7.患者診斷,從躁鬱症變成精神分裂,為什麼?初次發病的患者,的確需要多次,及長時間的診療,才能確定診斷。因年齡或病情的變化,醫師經驗的累積,診斷也可能改變。
8.醫師無法預期這個病多久會好,這樣的回答會造成家屬的焦慮。通常醫師會從長期的治療經驗中,提供對病情預後好的預測因素,例如1.規律的回診2.減少壓力刺激3.沒有家族史4.第一次發作5.青春期以後才發作等,用這個來鼓勵及指導家屬與患者;並對患家的焦慮,表示肯定與支持,以建立好的治療關係。
9.情感性疾病的人,有躁鬱也有正常的階段。在躁鬱症狀態,會有自殺的危險性,或較高的行動力與創造力,需要保護。病情不好時趕快住院治療。面對與接受這個躁鬱症,好好交替利用住院與門診,及兩次病情間的空檔,來充分發展個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