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 後疫情時代的心理調適  
後疫情時代的心理調適
 
●鄭珮汝 臨床心理師

  從108年底在中國湖北武漢發現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後,開啟了全世界的防疫戰。2年半來,無論是台灣從一開始的清零政策,或到後來的與病毒共存,新冠病毒著實改變了每個人的生活。疫情使人們在物理環境的距離變得遙遠,實體店家凋零,網路電商和數位化的崛起。

  這場疫情災難有別於其他重大災難,在於它是溫和且馬拉松式的接近我們,為了減害又不得不用「隔離」的方式保持距離,外出必須戴上口罩在面具的保護模式下與人互動,加上無法自由自在的外出逛街、唱歌、看電影、健身房或聚會聊天;若收到隔離通知單,還可能影響工作、經濟和生活。

  長期處於緊張或過度壓力負荷的狀態,可能產生一系列的身心症狀,包括:失眠、食不下嚥、暴飲暴食、忘東忘西、頭痛、暈眩、心悸、暴躁易怒…等;然而,壓力因應方式是可以訓練和學習的,我們都需要運用良好的調適方法和技巧來處理壓力。

  當您覺得心理面對極大衝擊時,可試著以紓解心理壓力五招「安靜能繫望」來協助自己:

安:讓自己安適與安全。待在能讓自己感覺安全的地方,營造內心安全的氣氛,如:戴口罩、勤洗手和保持社交距離等,都是讓自己安全的方法。

靜:平靜與鎮定。時時刻刻覺察自身狀態,讓自己保持平靜和冷靜,可以瑜珈、冥想、放鬆、精油芳療、音樂、太極…等能讓自己放鬆的方法。

能:建立自我效能。增加防疫相關知識,如:萬一快篩陽性後,知道可以聯絡哪一家診所,預計在什麼地方居家照護…等;確診者多數皆為輕症,瞭解中重症的症狀,如果出現這些症狀就需要盡快尋找資源。

繫:保持人際聯繫。雖然因為防疫需要保持社交距離,但仍可使用網路或電話與家人或好友等重要他人維持聯繫和互動,透過社會支持讓自己感到不孤單;分享彼此的感受,讓彼此感覺被需要。

望:看到希望。疫情終究會過去,強韌的心帶著我們在艱難時刻找到未來的希望,並對他人給予祝福。若確診了,好好照顧自己和家人,避免不必要的自責,很多東西並不是我們能控制或干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