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3 疫情下的物質使用疾患  
疫情下的物質使用疾患
 

●徐志堯

  COVID-19的疫情在無預警之下肆虐全世界,雖然台灣目前暫時幸免於難,但是在全球的疫情下,經濟、社會及情緒上的衝擊,仍然對於我們的生活有一定的影響。物質使用疾患在疫情之下又會有怎麼樣的變化呢?
  聯合國毒品及犯罪辦公室(UNODC)在去年發行的報告中,就上述問題做了初步的推測,報告中認為可能會跟2008年的經濟危機下類似,人們會改用較便宜的物質,經濟的不景氣讓人們更容易受到物質使用疾患的影響,且危險的相關行為(走私、販賣、注射使用或相關犯罪)會增加,如果各國政府如當年的應對一樣,減少物質使用問題的預算支出來處理經濟下滑,反而會在之後收到惡果。
  一年後的今天,我們看到在疫情初始,派對類藥物在歐美的使用因為封鎖政策下初步下滑,但是隨後各種內外在危機下的恐懼、憂鬱及創傷經驗惡化了物質使用問題。根據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的數據 ,13%的美國人開始或增加使用藥物濫用(包括毒品)以應對與COVID-19相關的壓力或情緒。到2020年8月為止,每年藥物濫用死亡是過去20年中最大的單年度百分比增長。同時開始或增加藥物使用量以應對COVID-19相關的壓力以及在過去30天內嚴重自殺意念的症狀,且最常見於18歲至24歲的年輕人。去年 4 月至今年 5 月,美國有超過 10 萬人死於藥物過量,吸毒過量死亡比去年增加了 30%。毒品流行與新冠疫情同步增長,比嗎啡強 50 到 100 倍的止痛藥—吩坦尼等合成鴉片類藥物,佔這些藥物過量死亡的大部分。
  國內的物質使用疾患在目前未有顯著變化,但是在個案的使用趨勢仍可見到影響。去年受到運輸不便及查緝有成,海洛因的售價大漲而個案傾向於使用其他物質或參加替代治療,但是在今年價格下滑後,管制藥品管理局的鴉片類統計資料就顯示今年較去年同期的驗出率回升18.6%。而安非他命類的使用問題更是在這兩年持續增加。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司法機關將毒品觀察勒戒案件延後執行,再加上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的修正,在疫情回穩後各戒治所收案量顯著上升,以高雄戒治所為例,到今年10月底的年收案量已經超過了去年一整年的兩倍。
  面對後疫情時代,成癮患者在可以預見不會短期改善的經濟情勢下,容易在壓力、情緒等危險因素下再度使用物質,進而可能有身心的疾患產生,若我們身邊所關心的朋友、家人罹患物質使用問題,可至就近的醫療院所求治。毒品問題在近年有整合性藥癮示範中心提供協助。酒精使用及鎮靜安眠藥物等合法物質在疫情下在國外已可見到使用趨勢的上升,亦請勿忌諱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