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3 生命中的復原力  
生命中的復原力
 
●張馨妃

  復原力是一種個體的能力、潛能或特質,透過個體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之因應過程中,產生出良好的適應結果。

  猶記得老小孩跌斷腿的那一日,家中無人,我正在上班,正因為有守望相助的好鄰居們,發現老小孩在烈日下為了摘他喜愛而高掛在樹頭上的玉蘭花、不慎跌坐在樹下、表情痛苦、爬不起來,趕緊七手八腳協助將老小孩移至廊下....。也因為老小孩的記憶狀況,鄰居們一時連繫不到我...,便陪伴著老小孩,直到我返家之時,看到的是已經腫脹的大腿、虛弱說不出話的老小孩...。

  老小孩有著遇事不喜歡麻煩他人、凡事自己扛、吃虧甘如飴的性格。在急診室時,老小孩痛苦的神情卻從未ㄞ過一聲,任由醫護人員給予患處暫時性的牽引、復位、各項的檢查、檢驗...。本來骨科已排急診刀,卻因麻醉醫師的戒慎恐懼老小孩年事高,堅持做完所有的各項檢查以防萬一,骨科醫師的無奈,讓老小孩多承受了4天的折磨...,但老小孩的配合度之高,在家人不斷的與麻醉醫師協商過程中,卻反而安慰家人沒關係、要體諒醫護人員的辛苦...。

  順利的開完刀後,第3天復健師便介入,仍可感受到老小孩堅毅的配合度與執行力...,抬腿、翻身、坐起、站立、換位、行走...。終於,在第7天順利出院了...。隨著年齡增長,老小孩身體欠安的狀況只有增加、沒有減少,也因老化之故,身體機能的衰退、多重疾病的纏身,有時會讓家人分不清何為正常?何為異常?然而,老小孩依舊有他自己的適應之道,就像此時疫情嚴峻,老小孩在看電視時,看到政府鼓勵施打疫苗,突然精光的問:「要注甚麼」「當然要配合注(射疫苗)」...。

  復原力的本質就在使人能從痛苦創傷中獲得處理,感受到對生活的掌握,並且過得充足與幸福,而不是陷落在犧牲者的位子上(蔡素妙,民92)。而從復原力的概念中,我們可以發現每一個人都是有力量去面對各種負面情境、壓力的,而非是一個被扣上有「病」的個案。相同的,面對精神科的照護,我們亦能夠帶領個案看到自己的力量,並鼓勵個案學習以正向、積極的態度來看待疾病與生活,如此一來,個案會覺得較自在、較不受壓迫,也較能發現自己內在的潛能、力量,從而活出生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