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3/2 自閉症患者“藥不藥”有關係  
自閉症患者“藥不藥”有關係
 

●藥劑科 葉貞君藥師

  自閉症(Autism)是一種先天腦部功能受損而引起的發展障礙,缺乏語言溝通、社會互動、會出現固著同一性的行為,成因目前在醫學上尚無定論,可能由生理引起的因素有:遺傳、懷孕期間的病毒感染、腦傷、新陳代謝疾病。

  行為療法是最優先考慮的治療方式,另外還有感覺統合治療、音樂治療、飲食治療,當患者出現躁動不安、自傷及攻擊行為時會給予藥物治療,適用藥物治療的症狀有:癲癇、注意力不足或過度活躍和衝動、煩躁焦慮(攻擊/自傷行為/發脾氣)、睡眠障礙。

  目前並沒有藥物被核准用於治療自閉症,因此僅能根據症狀給予藥物治療減輕症狀對於學習及生活上的干擾,常用於自閉症行為症狀的藥物分類有:(藥物品項皆為本院使用品項)

  中樞神經興奮劑:作用於前額葉促進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提升工作記憶和控制衝動行為,主要使用於注意力缺失、活動量大、衝動性高的個案,是協助治療注意力缺失過動症的最主要藥物,如:Atomoxetine(安保思定)、Methylphenidate(專思達、利他能)。

  抗精神病藥物(Antipsychotic):Risperidone(鴻汶理思得)與Aripiprazole(安立復)分別於2006、2009年獲得FDA 准許使用在 5-16歲自閉症的激躁症狀,包括攻擊行為、自傷行為、暴怒、情緒波動

  抗憂鬱劑(Antidepressants):可用來治療強迫症、固著行為,如Fluoxetine(解鬱膠囊),Escitalopram(立普能)對焦慮、攻擊行為、僵化的重複行為有效。

  抗癲癇藥(Anticonvulsants):可治療癲癇,也可用於穩定躁動不安的情緒、衝動控制及攻擊行為,還可改善睡眠障礙,如Carbamazepine(癲妥)被證明能有效抗癲癇也用來治療攻擊行為。

  自閉症是一種終身障礙,但經過適當的療育輔導及輔以藥物治療,有些行為問題會得到適當的改善,但因兒童青少年對於藥物的反應很快,有時候副作用會比藥效還快顯現出來或是同時出現,且自閉症患者缺乏言語溝通及社會互動,因此個案通常不會配合吃藥,或是家屬/照顧者擔心藥物會影響其他生理發展或造成其他生理疾病,因此主動幫個案停藥或增減藥物品項、劑量、頻次,導致用藥的不規則以致影響醫師臨床觀察的可信度,所以應該要將服藥問題提出、提供資訊及觀察評估跟醫師討論,並瞭解給藥的目的並不在「治好」自閉症,而是改善行為問題,讓個案的行為能慢慢接近一般人和其他人正常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