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8 兒童臨床心理師訓練背景之下,於世界衛生組織發展遲緩兒童親職技巧訓練計畫中,與長照2.0的個別化服務之角色我思  
兒童臨床心理師訓練背景之下,於世界衛生組織發展遲緩兒童親職技巧訓練計畫中,與長照2.0的個別化服務之角色我思
 

●林容蒂 臨床心理師

  從2018年開始,因緣際會下,我有幸加入了世界衛生組織發展遲緩兒童親職技巧訓練計畫」(Caregiver Skills Training , 簡稱CST),成為推廣計畫中,高雄地區的團體主要帶領者之一。這是由台大醫院宋維村醫師經由自閉症之聲(Autism Speaks)的協助,從世界衛生組織引進的一項計畫,是目前正在全球推展中的一套發展遲緩兒童親職技巧課程計畫。
  由於秉持著主要照顧者就是孩子最好的治療師,家庭,也是孩子接受教育最早的開端,也是陪伴特殊兒童啟動學習動機的最佳幫手,故主要計畫內容就是要教導主要照顧者善用每天的時間,並且實際使用自CST所學到技巧和兒童遊戲,或是透過日常活動與兒童互動,以促進兒童人際互動、溝通及參與家庭和社會活動的能力,並重視自我照顧及社會資源的運用。
  這項計劃最特別的部份是,團體帶領者除了教導主要照顧者技巧之外,還必須實際走訪到個案家中,實際觀察個案家庭環境、認識家庭成員互動、理解主要照顧者如何應用技巧於個案身上,並在個案家中實際應用生活物品或活動,實際示範技巧給主要照顧者看,不再只是侷限於治療室當中,而是真的貼近個案的真實生活樣貌,來給予量身打造的建議與討論,相較於過去治療師多於治療室當中有較大的不同,幫助治療師更能理解照顧者所提到的互動困難,或是再給予意見上,更能有具體化的畫面協助。
  由於本作者是兒童臨床心理師,平時與發展遲緩兒童合作相處時,不只要處理兒童的問題行為,其實有很大一部份也必須與主要照顧者合作與討論,與主要照顧者建立關係,並教導相關治療教巧,討論個案於家中或學校之狀況,有時也必須關照主要照顧者的情緒與狀態,可以開玩笑的說是,做治療買一送一的陪伴。
  作者本身亦於本院日間病房早期療育團體當中,擔任團體帶領者一職,本院日間病房早期療育團體是星期一到五的治療團體,發展遲緩兒童與其照顧者皆需一起投入於其中,是一個結合各醫療專業領域(心理、職能及護理)的早期治療模式,以團隊合作的方式,進行發展遲緩兒童的早期療育訓練。於這樣的團體當中,治療師必須隨機應變地處理,不同孩子與不同家長可能出現的問題或行為,所以這樣的環境下來,治療師大都能因人制宜地給予回應與建議,兒童臨床心理師可說是長期處於大量腦力激盪地族群之一,也間接地幫助了自己培養融入長照服務的能力。
  2020年開始作者加入了本院長照2.0服務個別化服務(Individual Service Plan, 簡稱ISP)的一員,個別化服務主要服務對象是,領有身心障礙手冊者為主,由專業人員協助個案與家屬,協助個案日常生活訓練之能力、休閒生活安排、社區參與動機、健康維護之能力、增進人際、社交互動技巧及資源轉銜等,為的是提升希望個案及家屬生活品質、減緩退化等。
  我的服務對象為自閉類疾患兒童,有別以往大眾認為長照應該只服務高齡族群,面對這群有需求的孩子,治療師同樣也是必須到案家服務,了解個案於家中之情境,給予符合其狀態的治療計劃。每位個案有不同的目標,像是主要若為訓練生活自理能力為主,每位個案能力階層又大不相同,針對能力較為弱勢的個案,需要制定更為具體與簡單化的方法來讓個案與家屬了解,這時如何應用家中環境來製作,就是一項動腦考驗。
  但由於每次都會到案家服務,所以更能夠使用個案平時常使用的物品或場地來與個案互動。且因為個案的生活並非只有個案一人,而是由其它社會支持所組成,所以在治療當中,將其他人一起拉入於其中是重要的,有些家屬可能很少機會來到治療室當中,這時候有機會接觸,也是衛教的重要時刻,畢竟家人才是常常與個案接觸的人,更甚者互動密切的鄰居、社區主委或里長等,這時有更多的機會能夠實際給予社會大眾衛教,給予其應該要如何應對個案的技巧教導與示範,好提升個案融入社區社會當中,減少疾病汙名化,正向回饋實際進步進展;所以我想對於某些個案來說,這樣的居家服務是有其必要性的。
  面對未來有別以往在醫院工作的服務型態,長照2.0服務個別化服務似乎更能深入家庭當中,我想,對於個案來說整體是幸福的,然而如何將治療動機還回於個案或家屬身上,且兼顧臨床工作與外展服務的平衡點,又是另一項考驗治療師之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