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8 新進醫師 陳宣宇醫師  
新進醫師 陳宣宇醫師
 
  「再理性再堅強的人,經歷了極為糟糕的一天,亦可能面臨精神危機而崩潰。」
  我自認是一個相對地高敏感、易於覺察情緒與閱讀氣氛的人。個性較為內斂溫和,喜歡觀察周遭人事物之間的互動。每當身處在對話溝通的場合中,大多是作為一名聆聽的角色,想先接住對方的情緒,試著讓對方感覺被同理,以及給予適度的回應。而在個人的成長歷程中,我從家人那獲得了許多,其一是圓融穩重,若遇到意料外的事件,首要是鎮住情緒並分析事情的輕重緩急以進一步處理。
  我傾向了解人的成長歷程與社會情境的互動關係,亦如我樂於傾聽。日常生活中種種的生命故事,以及社會心理相關的文章,提供了我不一樣的視角去觀察這世界。此外,我亦對性別議題深感興趣,曾參與性別相關團體,深入討論並協助人權倡議團體的運作。這些經驗,讓我接觸各式各樣背景的人們,提升了我對不同社經階層和種族文化背景的敏感度,也成為了我同理旁人感受的養分。或許是自己在社會參與的過程中,感受到人們因社會互動關係或資源分配的不均,心理精神狀態受到多層面因素交錯而成的壓力負荷,致使疾病障礙程度的人們有逐步增長的趨勢。而社會傳統上的尚未理解,常使精神病友們面對污名,加重了他們本已沈重的心理負荷。我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力量與資源能在人們脆弱的時候提供協助,並除卻社會的污名與標籤,進而納入自己個性與長處的考量,在接觸了精神醫學領域的那刻便立志要在此專業領域能有所奉獻。
  我覺得人的精神心理具有一定程度的堅強韌性,同時可以是極為敏感脆弱的。曾經聽過這麼一段話:「再理性再堅強的人,經歷了極為糟糕的一天,亦可能面臨精神危機而崩潰。」精神衛生的議題,往往在社會事件的發生或影視劇集的宣傳,經過媒體的傳播而獲得一定程度的大眾關注,但對於改善制度相關的討論似乎常侷限在某部分群體,而大部分的聲音,有如那部國產劇集的名稱「我們與『惡』的距離」,大多在將社會事件當事人標籤為正常、瘋狂或善惡的與否。然而一個人在面臨精神危機後的發展走向,其實與其家庭環境的支持,甚至社會制度的設計乃是環環相扣的,精神衛生的照顧責任不應僅止落於當事人及其家屬。我們之所以沒有成為當事人,或許是因為我們目前相對地幸運,身邊尚且有著支撐我們的資源。
  成為一名精神科醫師,能讓我的興趣與志業作連結。我期望自己能在精神衛生領域中,為歷經精神失序經驗所困擾的當事者、照顧者甚至助人工作者等,無論是在公衛預防、臨床實務和後續的復原回歸,能有所陪伴和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