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6/30 食在讚-由心出發 培養內在智慧  
食在讚-由心出發 培養內在智慧
 
●營養師黃雅莉

  國人外食文化發展蓬勃,馳名海內外,許多人經常無法控制美食帶來的誘惑,因此市面上流傳著一句:「美食當前,減肥永遠是明天的事」來反應民眾對於飲食的思維;現代人進食大多將注意力放在其他事物上,看電腦、電視或回覆手機訊息,讓飲食成為一種無意識的行為,在短短幾分鐘內就解決了一餐,盲目進食行為下,攝取了過多的熱量、醣份、鈉、反式脂肪酸與飽和脂肪酸,長期下來造成肥胖,進而導致體內呈現慢性發炎反應,當身體持續處於反覆發炎狀態時,則會大幅增加了罹患慢性病、癌症的機率。
  如今資訊發達,許多人當身體開始出現警訊時,容易受到非專業訊息而吸引,以極端方法或是未經證實之方法調整身體狀態,導致原有的問題可能無法獲得控制,反而更加嚴重。其實,這時候可以將問題回歸到基本層面,審視自己的進食狀態,例如:餐點食物之選擇、和緩的進食速度、提高咀嚼次數、拉長進食時間、調整進食順序、足夠水分攝取與用餐環境等,都是相當重要的影響因子。
  近幾年愈來愈多關於正念(Mindfulness)的科學研究,探討它對健康的潛在益處,例如:正念減壓、正念療法、正念飲食等,都是透過覺知概念,客觀地體驗自己的身心狀態,再進一步覺察外在的世界。美國印第安納州立大學心理系榮譽教授Jean Kristeller,發展出正念飲食之概念,藉由一顆葡萄乾,打破原有進食模式,重新學習吃東西技巧,以不具批判性的思想、情緒及感官感受,正面思考看待事情的本質。因此,正念就是透過「內在」與「外在」智慧方式同時進行,「內在智慧」為排除情緒及口慾,在有意識下了解自己為何要進食,察覺當下自我感受;「外在智慧」則是為了解並運用營養相關正確知識及運動習慣建立,如此探索食物與身體之間的複雜關係,提供了放鬆且減壓的進食行為,進而幫助自我健康管理。
在園區,我們發現一些住民飲食行為問題,於是我們希望將正念飲食概念帶給住民,重新學習如何進食,專注在進食行為上,逐步地調整自己的飲食習慣。我們篩選出適當之個案,先以葡萄乾作為練習,再延伸至住民平時鮮少接觸之異國食物,開啟住民對於新食物之初心,引導該如何面對未接觸過事物之情緒,妥善地進食每一樣可口誘人的食物。過程中,一開始可以發現有些住民充滿著好奇心,不停盯著食物張望並觀察,對於未見過之事物,眼神帶著不確定感,在說明後引導接觸,仿照之前的葡萄乾進食模式,以同樣的方式複製到其他食物上,希望大家由心的角度去感受食物,再慢慢去咀嚼食物在嘴巴裡獨有的風味以及口感,最後再懷著感恩的心給予回饋。住民表示以這樣的方法進食後,即便吃很少卻感覺很滿足。另外,因此次活動接觸到異國文化,衝擊出許多想法,住民主動熱烈與我們分享他們所喜愛的異國文化,例如:麥可傑克森、鐵達尼號、迪士尼等,彼此間互相交流所了解的異國文化及飲食種類,侃侃而談,相談甚歡,活動後可發現,住民對於台灣以外的人事物,不僅了解且充滿興趣,談話間也多了一些不一樣的話題。
  攝食行為,即為人類生存本能,是人生中美好的體驗之ㄧ,若能在進食前,仔細聆聽身體的聲音,感受自己當下是否真的餓了,不再只是因為情緒、慾望而進食,把握身體平衡原則,攝取對自己真正有益的食物,如此漸進式地改變自己飲食習慣,也能開啟本身的自癒力,讓身體、精神、社會等各方面處於良好狀態,只要用心,培養內在智慧,身體自然也會給予我們正向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