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6 談失智症病人的高齡長照  
談失智症病人的高齡長照
 
精神科資深主治醫師 何志培

筆者的在宅服務病人中,有一位70歲的陳老爸 (化名) ,退休國中校長,罹患糖尿病15年,一星期失眠約三遍;兩年前起出現重複發問,一樣的問題會問許多遍,且傍晚時常坐在家門前嚷著 :「我要回家、我要回家。」此外,他也會抱怨心愛的物品被竊、錢包被偷,甚至認為鄰居要害他等精神行為症狀。

陳老爸經過精神科專科醫師診斷及評估後,發現他有明顯的腦部萎縮,已罹患阿茲海默病之失智症;短程記憶喪失,無法學習新東西;終日活在過去的環境中,住在女兒家中卻以為待在別人家裡。

陳女士聽筆者的說明後,客氣地請教我們:「正常老化看起來和失智症好像都一樣,這兩種狀況該如何區別和注意?家有失智症患者,該如何照顧?」
失智症是一種疾病症候群

失智症乃是一種失去智能的疾病症候群,並包含行為及精神混亂症狀,可由多重因素造成;其中最常見的腦神經退化型,如阿茲海默病之失智症,病程大多是逐漸惡化、緩慢持久的,其影響層面不僅患者及照顧者家庭,甚至整個國家亦受牽連;基於此,失智症的治療和照護,要有全盤的醫療、護理及長期照護服務才能完善。
針對最常造成困擾及負擔的行為及精神症狀,也都有對應的非藥物療法及照護技巧可以採用,如音樂治療和按摩等,再視病情輔以藥物控制。

正常老化和失智症如何區別

醫師認為,正常老化者可能突然忘記某事,但事後會想起來;若做記憶測試,可能會無法完全記住測試中的物品;失智症患者對於自己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完全忘記,病人不能記住測試中的物品,甚至忘記自己剛做過測試 (見表) 。

此外,國際失智症協會亦提出下列警訊,宜及早注意:

記憶衰退到影響日常生活
一般人偶爾忘記開會、朋友來電,但過一會兒會再想起來;但失智症患者忘記的頻率比較高,即使經過提醒也無法想起。

喪失對時間、地點的概念
一般人偶爾會忘記今夕何夕,在不熟悉的地方也可能會迷路,但失智症患者會搞不清年、月、白天或晚上,在家周圍也會找不到回家的路。

行為與情緒改變
失智症患者的情緒轉變較快,一下子哭泣或憂鬱、躁動不安,情緒的改變不一定有原因。失智症病人會呈現異於平常的行為,如拿店中物品卻沒付錢等;或出現幻覺,如看到一群人在他的房間,事實上並沒有。

個性改變
失智症患者性格的改變會更明顯,懷疑心重(如認為配偶外遇、有人在飯菜下毒)、口不擇言或沈默寡言等。

失智症的在宅照顧技巧
進食方面:有些失智症者常忘記進食時間或進食與否,可能導致營養攝取不均;也因常忘記喝水,有些病人因電解質不平衡及泌尿道感染致使意識混亂加劇;遊走型的患者更易有熱量攝取不足之情況,這些飲食習慣照顧者需細心發現並給予定時定量的飲食。

口腔衛生方面:患者可能忘記擠牙膏、上下刷動、漱口等任何一個小步驟,致無法做好口腔清潔;勿因患者不會刷牙就快速幫他完成,也許他只是忘了某一個步驟,稍加提醒即可自我完成。

大小便功能:訓練病人大小便的習慣,維持腸胃及膀胱正常功能,並且每日記錄大小便狀況。

沐浴方面:若病人拒絕洗澡,要先瞭解其拒絕的原因。沐浴前應調好水溫,可由熟悉或有經驗的照顧者陪同協助洗澡;讓病人做其所能做的部分,無法完成時才代勞。

穿衣方面:提醒病人氣候變化,建議加減衣服,穿衣的選擇應簡化及有限制;按穿衣的順序,依序擺好,給予簡單的指示,如先把右手穿進去;保持其自尊心與獨立感。

睡眠方面:不鼓勵病人午睡或小睡;日間提供正常運動;訂定規則睡眠時間;應使用夜燈,睡前依狀況可請醫師處方少量助眠藥;晚餐後應限制流質飲料。

結語
佳評如潮的熱門連續劇 《我們與惡的距離》 ,講到惡當然是離得越遠越好;但是與失智症患者的距離,則是越近越好,並且在照顧上要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愛心、鼓勵與陪伴,使其有滿滿的安全感,才能夠活出生命的光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