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17 親親吾子,是對還是錯 - 談父母對子女的愛與礙  
親親吾子,是對還是錯 - 談父母對子女的愛與礙
 
孫秀如社會工作師

小勇,七歲男孩,被精神科醫師診斷過動症,平時調皮搗蛋、不聽父親管教,與母親關係過於黏膩,這讓他們的父母感到十分困擾,父母親甚至常會為了孩子的管教方式而爭吵不止,這次小勇被父母親帶來找治療師,父母希望能透過家族治療師的幫助,糾正小勇不聽話的行為,讓父母親不必再為小勇管教傷透腦筋。

在正式進入治療性會談前,治療師給了父母親一項任務,她邀請父母親先進行30分鐘無主題的對話,同時治療師在小勇身上貼了三種監測儀器並要求小勇乖乖坐在會談室的角落。治療師則在另一空間觀察著小勇一家的互動,並嘗試將父母親30分鐘的對話逐字記錄,爾後再與小勇的呼吸、體溫與心跳變化做核對,他們有了新的發現,當父母對話聲量逐漸提高或談論到某些敏感話題時,一旁的孩子乍看若無其事的做自己的事,但生理儀器卻不斷出現異常數據。這是香港大學家庭研究院李維榕教授與她的團隊進行的一項家庭治療研究,研究的目的是要了解父母親的衝突矛盾與孩童生理反應的關係,這研究反應出孩子就像一面鏡子,敏感於父母親明顯、隱晦的衝突矛盾,孩子會吸收父母間的憂慮與不安,並透過其生理回饋而反應出來(吳麗娟,2013)。

透過這項研究我們可了解孩子們其實是很敏感的,無時無刻地在觀察父母親的互動,倘若家中父母親爭吵不斷或無法合作,即開始對孩子造成某些程度的影響了。在香港大學家庭研究院李維榕教授的最新著作《孩子不逃家》一書中,有提到這些生病的孩子們都有幾個共同的之處,包括了:
1.他們都是父母的寵兒,父母的心和肺,背負著父母的無限期待與盼望。
2.他們的背後都有一對矛盾重重的父母,長期無法解決彼此間的怨恨。
3.他們的父母都認為,對彼此沒有期望,只想把全部精力放在孩子身上。
4.而這些孩子,也就忠心耿耿地扮演了維持父母關係的橋樑。書中說到前述單獨一項並不會讓孩子生病,但倘若這四項條件全部加起來,那將是促使孩子生病的方程式。

早期結構派家族治療認為家庭會利用孩子的病態行為來掩蓋其他重要的家庭議題,且家庭間的權力結構也會有錯置的狀況,因此家族治療的介入主要強調讓父母重新合作,找回身為父母親應有的權力角色,那孩子自然而然地也會回歸到孩子應有的位置上。在小勇的故事裡,其父母若能發展合作並擁有一致的管教態度,那小勇的行為就不會成為他們的困擾。

然而近幾年有關家族治療的相關研究更發現,父母親之間緊張的互動關係,深深地影響了孩子們的發展,孩子的病態行為往往是用來緩解父母間衝突下的產物,孩子們透過生病來轉移父母間的衝突,吸引父母的關注。因此,若想要改善孩子的病態行為,勢必得讓父母親去面對彼此的親密關係議題,若父母關係能改善,那孩子的疾病才有被治癒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