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7/29 網路成癮的現象與治療  
網路成癮的現象與治療
 
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 呂俊雄
網路成癮最早的研究是在1996年,由美國心理學會收取600多個案,距離現在已有廿多年。稍早的研究著重在網路成癮的定義及行為型態,如網路的強迫使用;最近的研究則是著重在盛行率及原因探究,本篇文章的目的是協助醫師及家長發展更好的評估及治療方法。

跨文化盛行率的文獻有很多,1999年格林飛爾調查17000人,盛行率6%; 2006年史丹福大學醫學中心調查,盛行率接近12%;2003年韓國盛行率3-5%;2006年印度盛行率38%。總之,青少年網路成癮最低,一般人中等,大學生網路成癮最高。

對於成癮的定義,包括習慣性的行為,如參與活動或使用物質;儘管造成不良的後果,如身體、社會、靈性、精神、經濟、安寧等方面。成癮者不去應付生活中的困難,不去面對生活的壓力;或是不去面對過去或現在的創傷,反而依靠假性處理機制做不當的反應;心理依賴的症狀有憂鬱、渴求、失眠、易怒等。

學者卡普蘭認為,科技成癮也是行為成癮的一種;網路成癮有以下主要特點,如心情改變、耐受性、戒斷症狀、衝突和復發;跟性愛成癮、跑步成癮、食物消耗成癮、賭博成癮等行為一樣。專家戴維斯認為,病態網絡使用可分成兩種,一種是特殊性病態網路使用,如賭博、炒股、觀看色情品;另外一種是普遍性病態網路使用,如喜愛虛擬的人際溝通而非面對面溝通。

研究指出,最適當的治療方法就是控制使用網路時間;認知行為治療被認為是最受歡迎的治療模式,需要三個月的治療期間,大約每周一小時,共12周。早期階段放在行為方面;後期集中在認知扭曲及強迫行為的效果。恢復的方式有兩種:1.計算機行為:戒掉有問題的線上使用過程;2.非計算機行為:積極生活方式的改變、生活上沒有網際網路。當成癮者預期災難來時會感到焦躁,而負面思考的人常有低自尊及悲觀想法。早期治療效果的研究指出,認知行為治療可用來處理負面思考,以便克服低自尊及低價值感覺。

中國大陸2005年的報告認為,網路成癮必須符合嚴重妨害個人社會功能及人際溝通,並且符合以下三種情況之一:
1.覺得在線上比在實際生活更容易達成自我實現。
2.中斷或停止使用網路時會感到不悅或沮喪。
3.嘗試對家人隱瞞使用時間。

以下是大陸學者應院長對成癮的解釋:
1.跟成癮有關的原始驅力,大多是從化學依賴造成的腦部行為而來。
2.腦部獎賞系統的藥理激化產生藥物成癮。
3.人格、社會、基因因素也是重要,但是作用在中樞神經系統的藥物,仍是藥物成癮的主要決定因子。

腦部多巴安影響藥物成癮,也影響賭博或食物成癮,這也是由中國科學院心理系提出的理論。陶姓教授於2005年認為,大陸青年對學業成就唯一評估系統,使得許多年輕人從網路活動尋找靈性補償。此外,他們也尋找自我認同、自尊及社交網路。過去20年來他們使用詩詞、吉他、運動來表達需求及情感,而今卻傾向使用電子遊戲及網路來尋求滿足。

環境因素也扮演促使網路成癮的角色,如精神受到打擊的人或經歷離婚、死亡者會全神貫注於充滿幻想的虛構世界;網路即成為個人逃避生活困難的方式。此外,有多重成癮的網路使用者,是成為網路成癮的高危險因素。易致成癮性格的人更常使用酒精、菸草、藥物、食物或性來處理困難;在國人升學主義下,對青少年亦造成網路成癮的主要環境因素。

過去10多年來,有關網路成癮的文獻也認為,網路成癮造成了心理及社會問題。在各種評估網路成癮的方式中,以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系統較多被人接受。從精神醫療來看,目前的復健中心數量有限、效果也慢,為了要增進成效,未來要加強網路成癮動機的了解;且進一步也應該澄清、說明,部分憂鬱症或強迫症患者對造成網路成癮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