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21 深入社區、提升民眾心理健康-老人憂鬱及自殺防治宣導  
深入社區、提升民眾心理健康-老人憂鬱及自殺防治宣導
 
社區精神科 余佑翎專任助理
「大家來動動腦,是什麼原因讓人有想死的念頭?」講師詢問著。

「沒錢啦!」「生活不好過!」「年輕人失業找不到工作!」「孤單沒人陪!」「人老了不重用!」「生病身體不好很痛苦!」回答的聲音此起彼落,一群可愛的老爺爺老奶奶非常踴躍的舉手搶答,他們訴說著現代各年齡層想死的可能性,也反映出自殺死亡率逐年攀升的原因。
-----------------------------------------------------------------------------------------
說到「自殺」,很多人都會直接聯想到憂鬱症,其實會導致自殺的原因,不是只有憂鬱症,很多精神疾病都可能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或是長期遭受沉重的壓力,例如失業、破產欠債、發生重大災難造成家離破碎等,這些危險因子都有機會成為人們心中有形或無形的「夢靨」,如果沒有適當的紓壓與排解,或得到合適的資源協助,反而會造成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很可能就此產生以「自殺」來解決內心痛苦的念頭,便一步一步朝著結束自己生命的方向前進。

近年來自殺死亡率逐年攀升,年齡層又以65歲以上者為第一,主要是因為高齡化社會所帶來的影響,除了疾病纏身帶來的痛苦、身邊的親人皆已離世等之外,沒有人願意聆聽他們的話語,逐漸認為自己在社會上不被重視、失去生活的重心,也是造成自殺死亡的原因。因此,如何有效的降低自殺死亡率,尤其針對「長者的自殺防治」議題開始逐漸被重視。

本院期望透過在社區中舉辦互動性較高的宣導活動,以「老人憂鬱及自殺防治」為主題,至社區之長照服務單位等基層據點進行宣導,以更生動與活潑的方式宣導對於往往令人難以直接討論的自殺防治議題之相關資訊,讓有意願參與的照顧服務員或社區民眾,從中獲得相關知識,並增強他們對於長者情緒變化及可能發生之危險性提高警覺心與敏感度,進而能夠針對這些可能對於疾病、家庭關係等壓力所衍生負面情緒的長輩們,在他們最需要關心的時候,以同理心的態度,適時給予鼓勵、關懷與支持,並結合社區中的資源,安排或協助建立合宜之抒發管道,早期發現、早期介入,提供需要協助的長輩有效的轉介及幫助,以降低自殺死亡率,並進一步的呼應在自殺防治議題上之「人人都可以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

感謝本院的長官與社區精神科徐主任給我這個機會,擔任衛生福利部之精神醫療網區域輔導計畫(高屏區)的專任助理,以執行此計畫之相關業務,讓我有這個機會深入了解有關「老人憂鬱與自殺防治」之相關議題,也讓我有機會實際踏入社區,接觸第一線服務長者的照顧服務員或志工,聆聽他們描述照顧過程中的酸甜苦辣,並給予鼓勵與讚美,因為有他們耐心的陪伴與照顧,確實的深入各街弄小巷提供服務,才能在發現長者有異狀時,即時給予適當的處理及轉介,以降低老人自殺的風險;另外,也讓我能接觸到各年齡的長輩,他們如太陽般的燦爛笑容,親切的與我們互動,總讓我想起自己的阿嬤。其實,有時長輩們想要的不多,平時幾句普通的問候與關心、讚美與鼓勵,或是單純的陪伴、靜靜地傾聽他們述說過去的點點滴滴及豐功偉業的故事,適時給予最真誠的愛與關懷,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簡單互動,都有機會讓他們重新燃起希望、重拾信心,使他們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溫暖,並減緩各種壓力所產生之負面情緒所造成的影響,協助長輩們轉換念頭,改變心情,都是很棒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