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9 書寫自己最終的腳本─安寧緩和醫療及器官捐贈  
書寫自己最終的腳本─安寧緩和醫療及器官捐贈
 

在台灣,或許因傳統文化所致,又或許因面對未知的恐懼,使得人們多把「死亡」視為一個神秘又禁忌的話,似乎只要不去談論,我們即可遠離死亡,而這讓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極少學習如何面對死亡,往往非到親朋好友有人離開時,我們才對此議題有所接觸。然而,這樣的過程總讓人措手不及,甚至難以遵照本人意願,或取得家人共同共識。
隨著近年安寧緩和醫療與器官捐贈推行,讓愈來愈多人在面對死亡議題時有了新的視角與選擇,依照衛福部安寧緩和醫療及器官捐贈意願系統的統計資料顯示,截至107年11月底為止,約已有57萬人完成預立同意安寧意願註記、41萬人完成同意器官捐贈登記,而到底安寧緩和醫療及器官捐贈包含哪些內容呢?

首先,安寧緩和醫療的簽署包含了三大項,分別為:
1.接受「安寧緩和醫療」:指針對罹患嚴重傷病,經醫師診斷認為不可治癒,且有醫學上之證據,近期內病程進行至死亡已不可避免者,為減輕或免除其之生理、心理及靈性痛苦,施予緩解性、支持性之醫療照護,以增進其生活品質。
2.接受「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指對臨終、瀕死或無生命徵象之病人,不施予氣管內插管、體外心臟按壓、急救 藥物注射、心臟電擊、心臟人工調頻、人工呼吸等標準急救程序或其他緊急救治行為。
3.接受「不施行維生醫療」:指末期病人不施行用以維持生命徵象及延長其瀕死過程的醫療措施。

此外,意願書中亦可選擇是否加註在全民健保IC卡上,讓醫療團隊面對緊急情況下,能了解個人的意願選擇,以防不符合病人意願與利益之急救等遺憾事件。選擇安寧緩和醫療,並非代表著被動讓個案等待死亡,而是拒絕末期無效的醫療措施,經由緩解、支持性的醫療照護,自然地走向死亡,且發展至今,除了安寧病房的選擇之外,目前也發展出了安寧居家照護團隊,讓我們能在最後的一場人生劇場中,有更多樣的選擇。

而器官捐贈,則是指當個人生命結束時,透過預先的意願簽署,將其可用的器官或組織,以無償的方式捐贈給需要的患者,以幫助其恢復健康,改善生活品質,讓生命延續。在器官捐贈同意書中,便有願意捐增器官(組織)項目供捐贈者選擇,包含心臟、肺臟、肝臟、胰臟、腎臟、小腸、眼角膜、皮膚、骨骼、心瓣膜、血管,且在同意書填寫完成登記後,加註於健保IC卡之中。器官捐贈的簽署除了遺愛人間之外,同時也幫助了自己的親近家人,因日後若在捐增當下,有與捐贈者五親等以內之血親、姻親或配偶在等候器官,醫學考量上也合適時,可以進行指定捐贈;此外,捐贈完成後,若日後三親等以內之血親或配偶需要器官移植,也可優先獲得其他大愛捐贈者捐出之器官。

安寧緩和醫療與器官捐贈的簽署無非是個人面對生命的一大選擇,亦可能隨著所經歷的事件、情境有不同的想法。因此,當簽署完成後,無論在安寧緩和醫療與器官捐贈上,若想法有所變動,亦皆可透過撤回聲明書改變自己的決定。

記得在初接下本院安寧緩和醫療與器官捐贈的宣導業務時,在此部分已有多年經驗的同仁分享當面對不同的年齡層時,宣導的方式亦將有所不同,如面對年齡層較高的被推廣者,死亡議題更可能被視為一項不可談論的敏感話題,宣導時可能需較直接說明是衛福部的推廣,以選項提供的方式傳遞訊息;相反地,當宣導對象年齡層較年輕時,或許便能以「是否想過面對死亡的時刻」、「大家對於善終的想像」等去引發更深層的思考。而無論透過何種方式進行宣導,安寧緩和醫療與器官捐贈的推廣,無非是讓社會大眾重新看待死亡,無論是面對臨終的準備,亦或者離世後的選擇。

凱旋醫院在本年度於病房、門診、社區、大寮百合園區總共辦理了38場安寧緩和醫療與器官捐贈的宣導,宣導人次達2,003人,期待經由這些活動,讓更多人在面對親友或自己的生命課題時,不再是無所適從、驚慌失措,而是讓自己是在了解更多選擇的情況下,對自我、家人都獲得充分的準備與討論,一起走過生命的最後一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