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9 從將軍的女兒論性侵害  
從將軍的女兒論性侵害
 
兒青精神科資深主治醫師 何志培

1999年的美國片《將軍的女兒》 (The General's Daughter) 描述某軍事基地發生一起謀殺案,死者麗莎坎貝爾上尉 (雷斯莉史蒂芬森) 是約瑟夫坎貝爾中將 (詹姆士克倫威爾) 的女兒;軍中刑案調查員布倫納准尉 (約翰屈伏塔) 奉命調查,惟調查過程不斷受到阻撓。布倫納與另一調查員桑希爾 (麥德琳史道威) 鍥而不捨的追查,發現七年前麗莎在西點軍校就讀時被集體性侵,將軍為顧及軍校名聲及其自身前途,在病榻前要求女兒保守秘密: 「相信我,忘掉吧!就當一切都沒發生過。」

親人要同理性侵受害者的傷痛
「不要亂講!」 當藝人李明依還是兒童之時,她告訴其母生父對她性侵害的消息,母親就這麼簡簡單單告訴她這四個字。

這四個字,代表母親否認李明依內心的創傷感受,也代表公理與正義的幻滅;若連最親的人都不能同理受害者的傷痛,那麼他們除了暗自躲在牆角哭泣外,還能做什麼?

性侵害使入陷入情緒危機
所謂性侵害乃指在人際互動中,其中一人受到另一人發出歧視的、要脅的、或攻擊的、與性有關之言語內容、肢體動作或暴力行為;也就是說,當一個人受到非意願、具有性意涵的行為或言詞,均屬性侵害。遭到強姦、具傷害之性侵受害者,除了生理傷害外,通常都會陷入情緒危機;常見現象有麻木感、焦慮、憤怒、退縮、無助感、罪惡感、深覺羞恥與污穢、意識混亂等,並導致自尊與自我概念的瓦解,以及對人的抗拒與不信任。基於此,受害者必須接受心理治療,以重建自尊、自信,並恢復正常的生活作息與人際交往。

防止性侵害應有的正確觀念
1.任何人都有性自主權,不論彼此之間是何種關係 (朋友、配偶、親戚、情侶、親子等) ,皆有權掌控自己的身體,並拒絕非意願的性接觸;也許之前曾有親密關係或已有身體接觸,不表示之後可以強迫對方進行性行為。
2. 每個人對於自己的穿著、出入時間與場所、職業角色等有自由選擇權;任何人都不能因前述這些理由予以性侵害。
3. 避免在人際互動中出現對方所不願接受的、具性意味的言詞或行為。
4. 在可能發生性侵害的情境,必須提高警覺,並在發生之時,以堅定明確的語氣說 「不」 ;或是趕快離開,切勿遲疑、逗留在原地。

片中麗莎畢業後,在心戰部門擔任教官,然而她卻與眾多男人大玩性虐待遊戲;在性遊戲中,她鞭打這些自願上鉤的男性,以發洩內心對男人的憤恨。其實,麗莎被性侵後身心皆遭受嚴重創傷;對父親的信任亦蕩然無存,致利用不斷與同袍濫交來羞辱其父坎貝爾將軍。

然而,這些方法並不能化解其心坎中的痛楚。某天夜裡,麗莎佈置好場景,赤裸全身將自己綁在野外;不但要她父親見證當年的狀況,更要他承認為了自己前途而犧牲女兒的此種嚴重過犯。

對於性侵受害者而言,最大的痛楚莫過於 「忘記你,我做不到」。受人脅迫的景象、感受,總是毫無預警地湧上心頭,終致夜不成眠、心思紊亂;除了對人缺乏信任感外,更一再擔心類似事件的發生。

受害者總希望找到一些 「理由」,解釋其為何遇到這樣的事:如 「命賤」、「運氣差」、「人格敗壞」、「都是我的錯」 等內歸因模式,讓其陷入長期自卑、情緒不穩狀態;有時即使是身邊最親密的人,也同樣難以承受。

性侵事件對兒童的意義
「性侵受害兒童」 即遭受性侵害事件之受害兒童;「兒童期性侵害」之定義,根據學者芬可荷認為:若有任何非出於自願之性接觸,發生於12歲以下的兒童與長其5歲者間;或是13歲或更長的青少年與大其至少10歲的成年人之間,便將此行為稱為兒童期性侵害。

性侵害的行為可分為性侵入、性接觸,或是沒有接觸的性;性侵害的類型亦分為 「家庭內」 和 「家庭外」 兩種。前者為俗稱的 「亂倫」, 乃指發生在家庭成員間的性侵害事件,包括直系血親,以及旁系血親的亂倫事件;而家庭外的性侵害則指加害者為非家庭成員。專家基爾亦指出,在家庭內的性侵害情形,更可能出現對兒童在性方面的剝削如賣淫或做成色情光碟等。

性侵受害事件對兒童的身心影響
1. 性侵害對受害兒童而言是單一事件,是外加的侵害,也是內心永久的傷痕。比較其他的性侵害事件,可發現兒童受性傷害的程度呈現連續譜的關係;專家基爾亦以嚴重程度作為連續譜兩端,並認為除了持續期之外,性傷害涉及心理層面的程度以及受害者本身處事的能力,也影響受害兒童之身心嚴重程度。現將各種不同的影響因素說明如下 (表一) 。
2. 芬可荷等人的研究認為,性侵害事件扭曲了兒童對世界的認知和情緒架構;基於扭曲兒童的自我概念、世界觀以及感情世界,往往對兒童造成傷害,並以四大因素來說明兒童性侵害的精神動力 (表二) 。
影片中調查至此,各項證據皆指向坎貝爾將軍,或其身邊幾位高級軍官皆疑是凶手;而且,坎貝爾將軍即將退休,並極可能是副總統候選人。然而經過抽絲剝繭,發現真正凶手竟是基地的憲兵上校肯特 (提摩西赫頓);他向麗莎求愛遭到拒絕,致由愛生恨,失手殺了她。最後,肯特引爆地雷自殺身亡,而為求仕途不惜犧牲女兒的坎貝爾將軍也黯然淡出政界。
背叛乃最沉重的傷痛
性是人類的本能,也是愛的本能;惟有些人卻拿來當作玩弄、傷害、懲罰的手段,以折磨他人的精神或肉體。《將軍的女兒》將性侵害血淋淋地呈現在觀眾眼前,其手段之殘忍令人不堪入目,帶給觀眾巨大精神衝擊。而遭受父親背叛的麗莎,後來跟全隊男官兵亂搞性關係;亦表現出女性遭受性侵害後,容易在創傷影響下形成強制的性行為、無止境的心理焦慮。
其實,最讓人不能接受之痛苦,不是被人凌虐、性侵等這種肉體傷害;而被自己最愛的人背叛,才是最沉重的傷痛。《將軍的女兒》就是這樣一部沉重的電影,它使咱們內心有股莫大的憤怒想要發洩,是出自吾人良心的正義感。
結語
《將軍的女兒》 以極端戲劇化的鋪陳,點出女性在男性建制中為求生存而扭曲自我;及男性以集體結盟、徹底打壓女性發展空間之事實。這是個意外的好題材,在命案偵察的結構中,峰迴路轉地揭開神祕的男性社群生態,再佐以一點異色變態性行為的內容,是一部探討性侵害身心病理機轉之經典名片,筆者在此真情推薦!
表一 影響受害兒童性傷害程度之因素
項目 內容摘要

兒童受害的年齡 年紀愈小的孩子面對危險時傷害越大。基於兒童期中樞神經系統與認知功能發展尚未成熟,不能控制的性侵經驗對其造成深遠影響及廣泛的傷害

遭受性侵害的持續性 兒童受害時間持續越久,衝擊也越大。若兒童受害持續一段時間後,出現無助感、變得脆弱,且過程中利用防衛機轉如解離等方式,對日後生活造成問題
遭受性侵的強度 性侵害程度較嚴重者如生殖器的接觸或插入,會對受害兒童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與加害者的關係 受害兒童與加害者的關係越親密,造成的創傷越大。若孩子在外面受到性侵,會將厭惡投射到家外,並回到家庭尋求保護及安全感
對兒童的威脅程度 帶有威脅、強迫或暴力的侵害行為,會讓孩子感到焦慮和懼怕,使潛在的創傷更為惡化
感到罪惡 受害者若經驗到愉悅,或感受負有遭性侵之責任,則更可能感到罪惡而內心受到極大衝擊
父母對孩子受害的反應 父母的情緒支持對兒童的身心復原最為關鍵。受害兒童與非加害父母的互動,有助恢復兒童之常規生活
製表/何志培

表二 性侵事件對兒童傷害的精神動力分析
類別 精神動力摘要

創傷後的性徵化 即時影響如對性過度好奇、當眾自慰、認同異性或迴避異性等。受害者較其他兒童更形成熟、更具性別意識;長期影響如對性感到焦慮、罪惡、性愛中受害經驗重現等,致損害到健全的性功能

污名化 自我指責而感到羞愧、罪惡等。若事件被揭發後,可能對受害兒童造成二度傷害,如呈現低自尊、自我形象差、自貶行為、自傷行為或自我毀滅等

背叛感 被信任的大人傷害而有背叛感,此經驗使他們不再相信人。背叛易致受害者出現人際關係困難,如對人產生矛盾情感,或多疑而導致不良社交技巧
無力感 性侵受害兒童無法做選擇或自主的能力時,常呈現無力感;亦會伴隨呈現焦慮症、畏懼症、解離症以及退化等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