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6 想家  
想家
 
劉瑞華臨床心理師
今天的團體中,新來了一位成員阿娥。阿娥不是新入園區的,不過在這個團體中她是第一次參加。一開始,通常是大家自由談談生活近況,分享有什麼開心的事、不開心的事。她苦著臉說,家人已經很久沒有來看她了,怎麼辦?她在這裡已經住了多少年了云云。小玲,來團體很久了,在團體總是扮演啟動者的角色,很能表達自己的想法,日常園區的生活也已經很適應,還可以加入工作隊,幫助其他家民。她也說,雖然在這裡,大家彼此就像家人一樣,感覺也很好,可是當姊姊來看她,或她請假回家的時候,總還是特別開心,那種親情的感覺就是不一樣。
思緒漂走,我想起了阿德。阿德今年有幾次不假離園,讓大家很擔心。偏偏阿德很木訥,不愛說話,每次我問他,怎麼回事呢?環境不好嗎?有人欺負你嗎?他總是「沒有、沒有」,只吐了兩個字「想家」。我又想到了阿昆,早上做完早操,在園區裡常遇到他,坐在長椅上。他很愛找我講話,抱怨爸爸把他放在這裡,但當我邀他到會談室聊聊,又總說他沒空,因為爸爸可能會來,怕找不到他。我想,這就是想念吧。阿英也是,在我面前總是咒罵,但是當家人來會客時,卻又是非常開心的。

我問大家,講到「家」,都想到了什麼?有人很具體地說起了房子、傢俱、書桌、家人,有人講到了放鬆、輕鬆、快樂、親切、歸屬等感覺。我徵求自願者,在白板上畫一個小嬰兒。阿榮上來畫了一個,頭大,手短腳短,頭髮只有三根毛。小玲也上來畫了一個,更小,還在襁褓中。剛好,一個0歲,一個5歲,我把在襁褓中的嬰兒圈起來,向成員解說,初生的嬰兒什麼都不會,凡事得依賴別人照顧他,但同時這也是很美好的感覺,什麼都不用做,所有的需求都會被滿足。家,就是那個包著我們的圈圈。但是,人終究會長大(我指著5歲的小孩,在他旁邊畫一個圈圈),要走出去探索世界。家,從作為一個安全的基地,遇到危險時再回去,到後來,我們慢慢有能力離得愈來愈遠,乃至於,把家所包含的歸屬、安全感,內化在心裡面(此時我把圈圈畫在人的裡面)。原來的家,最終會失落,人得學習面對孤獨,學習成長,試著在陌生的地方,找到新的家。

畫畫的時候,成員饒有興致,劉老師上身開始上課,成員就似懂非懂了。團體結束,我回想著這一段,啞然失笑,覺得自己好像在講幹話。繞口的詞藻,也不過是繞著彎說:「接受吧。百合園區就是你的家了」。疏不知這中間,有多少的難以接受。並不是說,這裡有多可怕。在百合園區,家人其實可以自由會客、帶家民外出、外宿,家民也能自由與家人通訊。很多家民,像小玲一樣,知道也感覺到在這裡的工作人員對她很好,與其他家民也相處融洽,但仍然想家。就算這裡建成皇宮大院,也是一樣的。這就是一種你我都會有的鄉愁。

關於想家,相比大道理,另一個團體片段,或許更有療癒性。小玲讚美秀秀很有才能,什麼都會;愛搗蛋的小盈不知道何時戴起了一副墨鏡,像小孩一般吵著要我看,打斷大家的討論。我說,小盈聽到小玲讚美秀秀,也戴起眼鏡要我讚美她。現場大家都笑了。包括阿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