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9/19 採取行動,走出去認識新的朋友  
採取行動,走出去認識新的朋友
 
●林耿樟 臨床心理師兼科主任

人一生的人際關係有,被自己的父母所愛、同齡玩伴、成群結檔、要好朋友、常見的工作同事、與愛人共同生活、為人祖父母、老病接受別人的照顧。人際關係有三個重要成份:一是既定關係,如親子、夫妻、同鄉、同學、同事、上司。二是工具關係,雙方誠實遵循人際場合應盡的人情義務規則來待人處事,若加上有誠意地不完全以自己的私利為交換準則,而以互惠為交換準則,雙方對彼此的關係就會更滿意。三是感情關係,盡己之心,自動自發幫助對方,做人用心。

人際關係發展的進程是,單向注意對方,雙方有初步淺層的互動但還沒有走進彼此私人領域,雙方開放自我分享訊息與感情,進入友誼階段,隨著時間進展,兩人關係可能逐漸淡薄,如有一方搬走,身邊新朋友取代老朋友,逐漸不喜歡對方個性,需要時不主動幫忙,付出多獲得少等。台灣人講究人情與面子,有許多「最起碼」「應該有」的情感義務,如對方有危難時不能見死不救、不能與對方計算得太清楚、參與維繫關係的禮尚往來的社交活動、與對方齊心一起努力去爭取雙方共同的利益、相互在對方需要時給予所需要的幫助、不求對方回報下主動給予對方所需物質及精神援助、犧牲自我主動幫助對方,不計較自己得失。人們在辦事過程並不遵照客觀的標準,而是基於對自己與他人關係的度量來行事,偏袒與自己關係比較親密的人,成為別人熟悉的人,不僅能拉近距離,還能贏取社會人際支持和獎賞。

採取行動,走出去認識新的人,俗話說見面三分情,人際情感友好的基礎是建立在接觸上,接觸的愈多感情愈好;反之,離久情疏,缺乏接觸則隔閡就會較深,較無從瞭解。主動出擊,從主動開口講話開始:開口問一些禮貌性問題(如對方的姓名、那裡人、從事什麼職業),帶著好奇心提出真想得到答案的問題,譬如住在新公園的對面、房子是租的或買的嗎。聊天的基本原則就是打聽,確實把對方的話聽進去了,做適切的回應,如「假如我沒聽錯的話,你是說…」「換句話說,你認為…」,盡量不要給評論或解釋,如「你不應該這麼說」「你會這麼想是因為…」,對方也會因為您主動接觸他,而開始思考要怎麼跟你應對進退。交往之後,若雙方價值觀、興趣相近,同質性很高,加上常互動,常彼此提供個人的資訊,情感相融,相互坦露內心感受,有情感地相互捲入與共享,能為對方著想,相互幫忙,相互關心,就能逐漸拉近朋友的距離,提昇親密感,增加一體感。接下來,請您設定自己的人際經營目標,往前邁出第一步,付出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