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7/19 銀髮族健康體適能  
銀髮族健康體適能
 

●鄭駿樺職能治療師

依據聯合國定義,當一個地區六十五歲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超過7%時,就稱為「高齡化社會」,台灣地區人口分佈狀況呈現快速老化的現象,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行政院經建會,2006),必須去面對社會老化所帶來的問題。依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滿65歲稱為老人,即所謂的銀髮族。台灣的銀髮族生活感到快樂的不及四分之一,當中健康問題為其最大的成因。銀髮族常伴隨有慢性疾病,十大死因其中有七項為慢性疾病,而慢性病常與不健康的生活形態,如缺乏運動、作息不正常、吸菸與不良的飲食等有關。

雖然老化是人生必經不可逆的階段,但藉由運動卻可延緩老化、降低失能和避免醫療資源浪費。銀髮族若能保持規律的運動生活習慣,透過運動訓練維持健康來改善肌力和肌耐力,而達到強化肌肉、骨骼、關節功能和提升平衡能力,同時也可預防疾病的發生使生活更有品質。運動內容以簡單又不具危險性的全身性活動為主,少量多次並持之以恆。銀髮族體適能活動主要於增加其心肺功能、關節柔軟度與肌力。整體活動時間至少30分鐘,活動前的暖身及之後的緩和運動各10~15分鐘,運動頻率每週至少三次,次數越多效果越好。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

老人的運動原則為:
1.每週運動3~5天
2.運動強度宜採較低,約最大心跳40~50%,避免造成運動傷害
3.運動時間為15~60分,以不增加疲勞累積為原則
4.運動型式為大肌肉、韻律性及有氧性的運動,如:走路、快步走、慢跑、騎腳踏車、游泳和水中運動等運動

銀髮族體適能活動的設計強調樂趣化與灌輸自我價值觀念,並依循活動者的生活狀況、體能狀況、心理因素以及環境因素做考量,鼓勵緩和活動減少運動傷害為主,對活動者身心健康有正向作用;活動訓練範圍應包含心肺與肌肉適能、柔軟度與神經系統訓練,再者執行體適能活動前也需多方評估考量銀髮族的身體狀況與用藥情形,以安全為最終目標。

銀髮族健康體適能的好處包含降低罹病率及死亡率,減少冠狀動脈心臟病、糖尿病、高血脂和骨質疏鬆症;體適能不良會引響獨立日常生活能力、容易疲倦、效能低和生活品質下降。適度的體適能活動於心理層面能減少焦慮、壓力、沮喪與憂鬱現象、提高自尊心與自我效能、改善短期記憶力與反應時間。適度的體適能活動於社會層面能增進心智功能、人際關係、預防慢性疾病發生、減少家人與醫療人員的依賴、降低醫療資源的付出。

銀髮族要有「開始運動永不嫌晚」以及「運動生活化-多動一分鐘,多活兩分鐘」的觀念,激發銀髮族內在動機,灌輸正確的體適能活動信念,養成規律的體適能習慣,提供多元性體適能活動對銀髮族身心健康有顯著效益,發揮體適能對銀髮族晚年快樂成功生活上扮演重要之功能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