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5/7 用藥安全之重要宣導  
用藥安全之重要宣導
 

●藥劑科 李欣雅主任

通常民眾對於疾病治療或是症狀緩解可能會透過兩種方式來接受治療。首要選擇是到醫療院所就醫,當疾病問題很複雜時,病人可能會在不同時間至不同醫療院所就醫。或許因為國內醫療院所就醫都很方便,當一種疾病問題還沒解決時,會發生病人就急著到下一個醫療院所就醫來解決同一種疾病。
因此,近幾年來,在藥局工作的我們常常發現病人可能重複在使用同類別的藥物。而重複用藥及多重用藥造成的危險性,對於高齡長者也是時有所聞。目前醫師或是藥師都會透過雲端藥歷來檢視病人近三個月內所使用的處方藥,以減少重複用藥及多重用藥所帶來的危險性,為病人在使用處方藥上進行把關。
而當民眾認為疾病不是這麼嚴重時,可能就會選擇到藥局自行購買「成藥」或是「指示藥」。由衛生福利部所進行的「105年國人常見指示藥、成藥使用行為調查」結果顯示,一般民眾到社區藥局購買「成藥」或是「指示藥」的前三名選擇分別是止痛藥、咳嗽藥及胃腸藥。但民眾對於「成藥」及「指示藥」的使用方式究竟是否了解?

從「102年國人使用止痛藥的行為調查」報告中可以知道有64%民眾在感覺身體有疼痛時會選擇看醫師,但有25%的民眾則選擇不去管身體的疼痛。除此之外,有18%的民眾不知道不同的疼痛(胃痛或是頭痛)是需要使用不同的止痛藥,一般胃痛在藥局可以購買的「指示藥」是屬於制酸劑,而不是我們常見的「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也有高達18%的民眾遇到肌肉痠痛時,會併用口服止痛藥加上外用酸痛藥,大部分治療肌肉痠痛的外用酸痛藥及口服止痛藥皆屬於同一類「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所以民眾不知不覺中又陷入併用同類藥物而產生重複用藥的行為。而咳嗽糖漿的使用方式更是少有民眾知道怎麼使用,圖一顯示僅有4.3%的民眾是依照藥品標示劑量來使用。最令人緊張的是,會「一次使用一瓶感冒藥」的民眾有高達五成的比例是以50歲以上的年長者。可見年長者在使用藥品之前是很少在閱讀藥品使用說明書。

就「103年國人使用制酸藥(胃藥)的行為調查」研究中,我們發現102年國人一年就服用高達17億顆的制酸劑,金額甚至超過13億元。其中接近25%的民眾是根據親友的介紹或是廣告的印象來自行購買制酸劑使用。20.2%的人則是買了胃藥後沒有詳細閱讀說明書,顯示民眾對於成藥或是指示用藥的使用方式都需要進一步的藥物衛教。另外,有近三成民眾在看病時會主動請醫生加開胃藥來吃,其中40~59歲占的比例最高,總共佔了三成半。
長期使用制酸劑會有一定的風險存在,高達七成的民眾不知道長期使用胃藥可能會造成胃酸不足、營養吸收不良及胃腸細菌過度生長等副作用。因此,針對胃藥或制酸劑的使用民眾一定要記住「五不原則」是:不主動要求、不主動併用、不長期使用、不食用刺激性物質、不亂買藥品及「五要原則」是:要知道風險、要看清標示、要告知病況、要遵照醫囑、要詢問藥師。

  民眾也很容易忽略成藥、指示用藥、處方藥物或健康食品間的藥物交互作用或是藥物食物交互作用,建議民眾於使用藥物前須充分的了解藥品使用的方式及劑量,如有對藥物使用方式有疑慮請記得要先諮詢藥師或是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