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9/14 照顧者的身心調適  
照顧者的身心調適
 

●林欣儀 臨床心理師

  認知障礙症(又稱失智症)的發生率正逐年上升,而目前臺灣的失智症長者大多數仍是與家人同住,因此照顧長者的責任大多落在子女或配偶身上。患者認知功能的減退經常使得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無法再像過去表現得那麼好,除了對患者本身造成困擾以外,也伴隨密集照護的需求,讓照顧者備感壓力。然而失智症不僅僅是認知功能減退,在腦部病變的過程當中也經常伴隨了精神行為症狀,行為障礙的困擾與嚴重程度更是直接影響了照顧者的壓力程度。

  失智症照顧者面臨的困境與壓力,可以從生理、心理、社會與經濟層面來探討。首先從生理部分來看,舉例來說:患者夜間行為混亂可能影響照顧者的睡眠品質、長期照顧的壓力也會減損照顧者的健康情形與體力…等;在心理層面部分,照顧者因為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照顧患者,因此相對亦較無心力投注在其他人際關係,常有孤立無援的孤單感受。此外,不少照顧者曾經表示對精神行為障礙的難以預測感到焦慮,在照顧過程中因為患者的妄想症狀,例如:患者堅信配偶不忠或是子女偷竊其財物,而引發憤怒與煩躁感,然而在爭執過後也經常被隨之而來的內疚感淹沒。經歷自身角色的變化,看著眼前的親人逐漸變成最熟悉的陌生人,照顧者容易對於未來感到悲觀、無望、無助及憂鬱情緒。而社會層面中,照顧者因為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來照顧患者而造成照顧者的社交孤立,照顧者經常無法像過去從事喜愛的娛樂活動,家庭生活與社交的型態都需要調整…等。最後,在經濟層面部分,失智症患者的病情可能涉及到對於照顧者工作的影響,例如:因應就醫或突發狀況需要請假或辭職、衍生的醫療費用、看護費以及居家設備的費用…等。
  因此,在家人被確診為失智症的當下,照顧者便須做好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以下有幾點提供照顧者調適照護壓力的建議:
1.認識疾病與相關社福資源:認識長輩所罹患的疾病,對於未來可能面對的病程變化有心理準備,理解長輩的狀況只是疾病的一部分,並非自己做得不夠好、長輩也並非故意與家人作對。此外,善用社會福利資源,了解自己可申請哪些相關的協助,例如:失智症諮詢專線、老年記憶門診、家屬團體、預防走失資源、日間照顧中心以及法律諮詢等。
2.參加家屬支持團體:與有相同情況的人會面聊聊交流照顧心得,從談話當中獲得普同感,知道並非只有自己一個人遇到這樣的狀況,可以讓自己獲得情緒宣洩與情感支持的機會。
3.接納負面情緒:在與退化病程對抗的過程中,出現情緒與生理的反應都是很常見的。不須以好壞對錯來評價自己,理解並接受自己也有感到疲憊或心情不佳的時刻。
4.勇敢求助:求助不代表自己是脆弱的,感覺自己情緒潰堤或能量耗竭的時候,允許自己適時的喘口氣,給予自己休息的權力。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才能讓自己更有能量去好好照顧患者,例如:善用日間照顧中心、喘息服務或居家服務等,或是尋求心理專業人員的協助。
5.量力而為:接納自己並非完美的,了解自己的極限所在,若是勉強自己要完全承擔照顧責任,只會加速造成自己能量的耗竭,也無法做好照顧的責任。因此需先衡量自己的身心狀態、經濟狀況、是否有其他資源…等,適時地與親友協商分擔照顧責任,向他人表達自身需求與需要協助的地方。
6.設定合理期待:照顧者經常期待自己在照顧過程當中讓長輩能夠變得「更好」,然而大部分的失智症都是屬於不可逆的退化疾病,若是一直抱持著不合理的期待,會讓自己感覺更加挫折與沮喪,甚至自我質疑是否做得不夠好。設定合理的期待與目標,才能減輕自己的照顧壓力,也緩解照顧者與患者之間的緊張。切記,沒有「最好的」照顧方式,只有「最適合的」照顧方式。
7.自我肯定:適時地肯定自己所做到的事、看到自己的收穫與努力克服的困難,每日稱讚自己,給予自己獎勵,為照顧患者的歷程賦予意義,提升自我價值感與自我效能感,才能讓自己持續維持陪伴失智症長者的能量。
8.維持良好生活習慣:在日常生活中適當運動、均衡飲食、足夠的睡眠,使個人能夠維持良好的身心狀態以勝任照顧工作。
最後,照顧者應體認到適時休息、紓解身心壓力,在照顧患者之餘仍保有自我的生活,都是自己應有的權利,這是為了讓自己在未來能夠繼續提供患者更好的照顧品質。因為,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好別人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