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5/11 鎮靜安眠藥濫用之危害及防治  
鎮靜安眠藥濫用之危害及防治
 

●成癮防治科 李典政 醫師

  鎮靜安眠藥物,又可區分為BZD(苯二氮平)類和佐沛眠(Zolpidem)類藥物,是精神科常見的用藥。然而,根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的統計顯示,近10年台灣使用鎮靜安眠藥物的人口不僅有上升,在藥物濫用者中鎮靜安眠藥物濫用的比例也逐年上升。過去以BZD(苯二氮平)類安眠鎮靜劑為主,最近4年佐沛眠(Zolpidem)濫用比例逐漸上升。以本院而言,常見處方的BZD(苯二氮平)類和佐沛眠(Zolpidem)類藥物有Lendormin(戀多眠錠)、ESZO (艾斯樂錠)、Zoldem(使蒂諾斯)等藥物,在醫師的建議及監測下使用可快速緩解症狀不適;然而,不當使用,甚至濫用,將可能對身體產生危害。不當使用苯二氮平類藥物,可能呈現肌肉過度鬆弛及深度睡眠狀態,較少造成死亡,惟若與酒精或其它中樞神經抑制劑併用,則危險性大為提高,許多濫用者可能因精神恍惚造成意外或因吸入嘔吐物而致死。而過度使用佐沛眠類藥物,除上述昏睡副作用,亦可能導致意識混亂、激動、夢遊、惡夢等副作用。另外,長時期的使用高劑量的鎮靜安眠藥,會造成心理依賴性和身體依賴性;此時,突然停藥會產生戒斷症狀,包括精神混亂、焦慮、情緒激動、不安、失眠及緊張等症狀。有鑑於此,有鎮靜安眠藥成癮疑慮的病人應尋求專業精神科醫師的協助,大致治療原則如下:

1.對症下藥:
鎮靜安眠藥物宜盡量短期、低劑量使用。需要長期服藥的病人,主線用藥應針對其病症(抗憂鬱劑、抗精神病劑、情緒穩定劑等), 鎮靜安眠藥物為緩解病人急性期不適,當病情緩解時應討論調整劑量及給藥頻次。

2.逐漸減量:
可以分次逐漸減少服用的劑量。每次少量的減少,比如每次減少1/4片、半片,然後每隔兩週或四週由醫師病雙方討論後續治療方向,緩慢的減藥有助於減少戒斷症狀出現的機率及嚴重度。

3.替代減藥:
需長期服藥的病人,用一些有嗜睡作用的精神科用藥(針對其病情的抗抑鬱藥物或抗精神病藥物等),逐漸替代鎮靜安眠藥物;另外,心理治療,包含認知行為治療等,對於成癮的病人亦有其助益。

4.預防為主:
若要使用鎮靜安眠藥,應與您的醫師充分討論並了解其副作用,盡量避免成癮性高的安眠藥,如巴比妥類藥物(Barbiturate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