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5/11 小孩很難管,就醫有用嗎?  
小孩很難管,就醫有用嗎?
 
●林耿樟 臨床心理師兼科主任

  父母無非期望自己的小孩能專注、情緒穩定、活動量適當、對事物好奇、主動學習、逐漸學會獨立、守紀律,沒有不良行為。如果小孩一經誕生就自然如此,相信所有父母作夢都會笑呢!

  父母是小孩的首任啟蒙老師,但美中不足的是,這些啟蒙老師並未受過任何教學方法訓練,憑藉著自己長期接受自身父母、學校老師及社會文化規矩薰陶經驗來教學,可說是無書自通呢!大多數父母或許家中並沒有常備兒童心理發展、兒童行為改變技術相關參考書。跟隨著前人腳步,送小孩到幼稚園前,父母包辦食衣住行育樂、陪小孩睡覺、吃飯、看電視、看書、玩遊戲,教導自我保護知識、建立好的行為習慣,消除不好的行為習慣。擔心沒有足夠時間盯小孩寫功課,花錢安排小孩上安親班。擔心家中玩具設備不夠好玩,花錢帶小孩到安全遊樂中心去玩。擔心小孩功課跟不上、成績不理想,花錢安排到補習班上課。希望小孩擁有至少一項才藝,花錢安排到才藝班上課。期望小孩有好德行,花錢或免費安排小孩到讀經班。看見小孩行為規矩不好,真是不知道該送小孩去哪才好,大多硬著頭皮自己教,過程中不時出現緊迫盯人、好言勸誘、大吼大叫、恐嚇威脅、討價還價情形,感覺自己教不來,就請另一半投入協助行列,並期望雙方管教能有高度一致性,再不然就請爺爺奶奶、伯伯叔叔姑姑們協助教導,有扮黑臉的,有扮白臉的。滿心期望小孩自自然然地乖乖聽話,讓父母們在辛勞工作、忙於家庭經濟之際,不用花太多力氣與時間在調整他們的不好行為,不用因家庭生活中充斥著大人喊叫聲「專心點,不要分心」「用走的,不要跑來跑去」「有事好好講,不要鬧脾氣」「再講不聽,就去罰站」「再不聽,就不能看電視」而讓家中充滿焦躁與壓力。自己努力之餘,滿心期盼耐心教導,小孩隨著年齡漸長比較懂事,行為就會自動改善,還不忘每逢身邊有養育小孩的朋友就問該怎麼處理上述狀況,遇到學幼兒教育、學幼兒心理學的老師、輔導老師、臨床心理師、精神科醫師就問該怎麼處理,甚至還請學校中的老師、輔導老師協助處理。通常經歷很長一段時間,小孩行為問題仍持續存在,甚至感覺壞行為有點定型,家長才領悟到可能自己真的教不來,感覺好像自己不會教導;對於各級學校老師沒能協助調教好小孩行為,一方面感覺老師已經很辛苦了,不應該怪罪他們,另一方面又覺得教導小孩是自己的責任,不應該期待老師。甚至會怪罪小孩遺傳到對方家長的性格,怪罪雙方管教不一致、自責沒有花時間在管教小孩上,充斥著無奈與挫敗。隨著小孩不良行為日益嚴重到干擾到其他小孩,或造成其他小孩家長跳腳。在外界種種壓力下,才覺得不處理不行了,此時,感覺能夠做的先前都已做過了,走投無路之際,就會有人大膽地建議父母帶小孩去醫院看看,甚至有父母是因為管教意外而被通報家庭暴力,才到醫院看看,就醫過程充滿著挫折無奈、忐忑不安與困惑,第一個困惑竟然是要掛哪一科,小兒科、神經內科、家醫科、精神科,真希望有「管教科」整合門診呢!第二個困惑是小孩這麼難管,就醫有用嗎?

小孩來到精神科,一般而言,我們會建議家長先幫小孩掛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門診,讓兒童青少年專科醫師看診,確定並無智能不足、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自閉症、抽慉症、焦慮症等疾病,再由臨床心理師就其問題行為進行問題行為界定(透過行為觀察記錄具體測量問題行為樣態及發生頻率與嚴重度)、行為前因分析(包括物理環境、社會環境、行為促發因素、小孩特質分析)、行為功能分析、行為持續下去原因分析,臨床心理師一步接一步地建構問題原因解釋模型,再依據前述模型為小孩設計專屬行為調整計畫(包括獎勵與處罰方式),執行過程中隨時監控計畫預期效果與實際效果間的落差,修正問題原因解釋模型及行為調整技術,最終達成個別性專屬治療目標。調整小孩問題行為過程中,要求家長積極參與,家長工作是記錄小孩問題行為,記錄小孩行為的轉變,學習如何建構問題原因解釋模型,學習行為調整技術,閱讀行為調整技術手冊。期許家長在與專家合作過程中,漸漸體驗自己有能力調整小孩問題行為,體驗到可以舉一反三地調整其他行為,體驗到自己不會覺得很難管教自己的小孩,也就是自己管教能力提昇了,此時此刻,大概就能認同「就醫真的有用」,認同「管教是透過學習而來的,非與生俱來的」,認同「管教是很花費力氣與時間的,無法速成」,破除「就醫有用嗎?」這個深邃的疑惑。有少數家長會問,看醫師健保會給付嗎?這個部分讓醫師來操心吧!若醫師判斷健保可給付就用健保給付,若醫師判斷健保不給付,那麼就請用自費醫療,請家長不用為此擔心。另外,也有家長不願意一開始就帶小孩看醫師的,那麼,就請先到「心理治療所」「心理諮商所」接受自費醫療。請立刻著手這件相當重要的事,投資小孩貴在即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