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9/2 長期照護計畫推動與營養師之職責  
長期照護計畫推動與營養師之職責
 
█ 營養師黃雅莉

  由於生育力下降、預期壽命延長,導致人口結構改變,全球已面臨人口老化問題。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65歲以上人口為老年人,當老年人口占所有人口7%以上,這個社會便稱為「高齡化社會」(ageing/aging society);到達14%時,這個社會稱為「高齡社會」(aged society),而當老年人口占所有人口20%以上,這個社會便稱為「超高齡化社會」 (super-aged society)。而台灣近年來,也開始進入人口快速老化及少子化之衝擊,自民國82年,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到達148萬,佔總人口數7.1%,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至今105年老年人口比例已上升至12.83%;根據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公布之人口中推計結果顯示,預估在107年,台灣老年人口將從381.1萬人(16.3%),增加到114年的473.6萬人(20%),至145年時65歲以上老年人口更將高達754.8萬人,佔總人口之38.2%,而在65歲以上人口群中,85歲以上者所占的比例亦逐年攀升,顯示我國已極需重視人口老化問題。

  隨著老年人口的快速成長、疾病年輕化、慢性病與功能障礙的需求也逐漸增加,這些功能障礙者與缺乏自我照顧能力者,除健康與醫療服務外,亦需要廣泛的長期照護服務,自民國69年老人福利法正式公布實施開始,衛生福利部與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開始共同策劃多項長期照護相關措施,近年也陸續推動「長期照護十年計畫」、「長期照護服務網計畫」、「長期照護服務量能提升計畫」,分階段建構完整的長照體系。為提供全面性的長期照護,需要醫療團隊共同規劃照護品質,例如:醫師、護理師、社工師、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營養師、照顧服務員等,以給予完整的照護服務。現今食品安全問題嚴重,加上住民年齡漸增、生理疾病繁多,必須適時給予安全且適當的營養供應,才能避免或加重慢性疾病之發生,故營養師於長照機構職責,必須(1)定期進行營養篩選及評估,找出營養不良風險之住民,並積極營養介入、(2)營養諮詢及建議、(3)個別化針對住民給予飲食指導、(4)菜單設計、(5)食品衛生安全及供餐品質之維護、(6)健康飲食的宣導、(7)飲食相關的節慶活動策畫與飲食設計等。

  營養師為給予妥善的營養照護,期許住民依照飲食設計下進行攝取,並能夠預先在基本面上顧好每位住民之營養狀態,避免代謝疾病發生及再復發,使長期照護之住民獲得良好的生活品質,此為營養師之職責,但在執行面上仍還有努力空間,所謂「眾口難調」,對於飲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偏好與看法,加上家屬的意見與期盼,想要滿足每位住民並不是件容易的事,營養師只能盡力地在飲食限制適度的鬆綁之下,提供住民們喜愛之食物及菜餚,希望住民能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也能吃的滿足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