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5/30 我不要回家  
我不要回家
 
█ 臨床心理師:如雁

「做什麼都可以,就是不要回家,那個家很空洞,沒有人會關心妳。」 , 幾次談下來,亞萍對我比較熟悉,也比較信任,願意說出一些心裡的話;但聽到這樣的話從她的口中出來的時候,我的心還是為之一震,繼而感到心疼 ,心疼亞萍,也心疼她的爸媽。

這個17歲的青少女,過去一直是她爸媽口中聽話的女兒,她遵照爸媽的要求:每天放學後到父母的攤位幫忙,並在那兒用完晚餐,約莫8點鐘左右,帶著妹妹回家,梳洗打點並作功課。睡覺前,她把鬧鐘設定在隔天清晨,隔天起床後,又與妹妹忙著打點上學,然後帶著父母親留在餐桌的生活費,上學去;她們安安靜靜地做這些,儘量不去驚動睡夢中的父母。

亞萍的父母在夜市擺攤到凌晨,忙完回到家都半夜兩、三點了,這時,亞萍與妹妹早已經進入夢鄉了。清晨,亞萍與妹妹起床,爸媽卻睡得正熟,因此,她們姐妹學會凡事自己來,不要去吵爸媽,讓爸媽能一覺到中午;因為吃完午餐,他們又得忙著準備做生意的材料,他們的生活非常緊湊。不但緊湊,還幾乎全年無休,而且越是假日,生意越忙。雖然如此,爸媽沒讓亞萍假日來幫忙,反而要亞萍與妹妹待在家裡,好好休息,並好好溫習功課。

媽媽一直希望亞萍把課業打理好,拿到好成績,以便將來能有好工作;不要像他們一樣,擺攤很辛苦,而且沒辦法照顧孩子,無法過一般的家庭生活。媽媽認為這一切都是由於當年她沒有好好讀書,今天只得靠擺攤混飯吃,如果過去成績好,讀了好大學,今天的生活肯定好得多。

亞萍對讀書沒多大興趣,她曾經想要學畫畫,但媽媽說:「功課先弄好再說,書都讀不好了,還學什麼畫畫,何況我們也不是有錢人家,不必花錢去學那些對功課沒什麼幫助的東西。」。之後,亞萍看到同學在學樂器,她跟媽媽說她想學小提琴,媽媽以同樣的理由拒絕。即將升高中的時候,亞萍想選擇高職餐飲科,媽媽要她別傻了,媽媽說讀了餐飲科出來還是擺攤賣吃的,到頭來還是跟他們一樣。

媽媽一心一意要亞萍選讀一般科,要她把心放在課業上,把成績弄好,其他免談。媽媽說話總是斬釘截鐵,沒什麼商量餘地,幾次下來,亞萍學會了不用多說,照媽媽的意思做就是了,即便心裡百般不願意,也只能無奈地接受。在最近一次的諮商中,亞萍憤憤地告訴我:「過去的十七年都是別人在控制我的生活,現在我想自己控制自己的生活。」,隨著年紀的增長,亞萍像許多青少年一樣,感覺自己長大了,渴望自主,想要主宰自己的生活。

  亞萍與父母相處的時間很少,就只放學後那短短的兩小時,而那個時段往往是父母親生意最忙的時候,因此,彼此間的交談非常有限。亞萍記得幾年前,曾有一次,她在學校受了委屈,回來跟媽媽訴苦,也不知道媽媽是忙著生意,還是急於管教,沒等亞萍把話說完,就很快地說:「你自己可能也有不好吧,不然別人怎麼會那樣對待你。」,聽媽媽這麼說,亞萍非常心痛,也非常失望。被同學欺負已經夠傷心了,媽媽不但沒有安慰她,反而指責她,她原本受傷的心好像又被再度劃上一刀,二度受傷了。漸漸地,亞萍再也不願意跟父母說什麼內心話了。

 亞萍和妹妹年紀懸殊,相差近十歲,沒什麼話聊,在家裡,都是各忙各的,各自打發時間。週末,對亞萍來說,可是漫漫長日,她想要出去走走,偏偏媽媽又不准。其實,媽媽也是基於愛護孩子的心理,一來怕她們發生危險,二來怕她們交到壞朋友而被帶壞,三來還是希望她們在家裡溫習功課,她堅持課業弄好最重要;何況媽媽在外頭忙生意,無法留意孩子的動向,所以她認為讓她們留在家裡是最好的。
再怎樣,亞萍的成績也只是差強人意,對學校的課業既沒興趣,媽媽為她設的目標,似乎又遙不可及,她無法產生認同;而她自己想去嘗試的,卻又苦無機會接觸;以致於亞萍茫茫然,沒有自己的目標,對未來沒有明確的想法與計畫,她對生活抱持著被動的態度。所以當我問她:「有沒有想過,將來要做什麼?」,她的回答是:「看看到時候碰到什麼,碰到了再說吧。」

  這樣沒有目標,也沒有熱衷的興趣,又沒有動力去經營課業,因此,晚間與假日的空檔,亞萍常常覺得無聊,她不是發呆,就是看電視打發時間。但自從前陣子家裡買了電腦之後,就不一樣了,亞萍經常上網打發時間,網路很快地改變了她的生活、她的世界。
過去,亞萍的朋友很少,在學校也蠻孤單的;現在亞萍在網路上,她找到了可以聊得起來的人,在網路上,與網友互動,她覺得自己可以充分地表達,暢所欲言;也感受到有人願意傾聽、願意來了解她,她覺得很開心;而且常常聽網友談天說地,她覺得自己的見聞與思維也擴展了,她感覺自己的世界變豐富了。而且亞萍說:「彼此聊多了,就會相約見面,進而一起出遊,幾次跟網友出遊的經驗,感覺到很快樂,是以前沒有過的快樂。」

亞萍覺得過去的自己,似乎被禁錮空洞的家裡,父母親在外頭忙碌,雖然帶給她衣食無缺的生活,但在情感與心理上,她非常地空虛。網友的傾聽、關心與重視,正好填補原來的心理空虛,而與網友的談話,似乎也擴大了她的世界。所以,說什麼,她都不想再回頭,不想再去過像之前那十七年的生活,因此,誰能帶她離開那樣的生活,她就願意跟著那個人走,所以她說:「做什麼都可以,就是不要回家,那個家很空洞,沒有人會關心妳。」

亞萍的心很單純,她認為網友都跟自己一樣地單純,不會有害人之心的,因此,她沒有防備,開放地接受許多網友的邀約。

當父母發現亞萍與網友互動頻繁,甚至瞞著他們與網友出遊,感到非常震驚,也非常不安,就像過去一樣,他們擔心亞萍受到傷害,或者被帶壞,因此,他們積極地管控亞萍上網與交友,嚴格地監督、限制,與網友出遊更是不被容許。這下子,亞萍憂鬱了,心情悲傷低落,她內心對父母也更生氣、更叛逆了;她悄悄地告訴我,她只是在等待時機,畢竟她身上沒有錢,哪天吃住問題解決了,她就會設法離開這個家。

雖然亞萍的父母開始改變了,他們花比較多時間去關心亞萍,也打算帶亞萍姊妹去旅遊,但是一時還很難挽回亞萍的心。像很多青少年階段的孩子一樣,亞萍現在比較想依自己的想法,不再像兒童時期那般順從父母的安排,所以,她與父母的關係非常緊張。
亞萍的父母非常愛孩子,他們拼命地工作,想提供孩子更好的生活,捨不得讓孩子吃苦,捨不得讓孩子假日來幫他們忙,為什麼卻演變成這樣呢?

亞萍的父母都來自於鄉下農村,三、四代同堂的家庭,除了父母親外,還有祖父母或曾祖住一起;村裡的人彼此熟悉,左鄰右舍不是堂親,就是世代鄰居,彼此來往頻繁,孩子們也玩在一塊兒,沒事兒經常往鄰家跑,大家會彼此關照,所以即便父母忙,還有長輩或其他的親人與鄰居來關心她,來填補一些空缺,滿足孩子部份的情感需要以及其他的心理需要。

再看看亞萍,她的生活環境與父母很不相似,住大城市的大樓,左鄰右舍不是不相識,就是交情淺薄,情感需求的滿足主要來自於家人或者朋友,特別是家人,而兩代同堂的家庭,沒有祖父母或其他親屬住一起,所以當父母親忙碌,疏於關心孩子,如果朋友又少,孩子情感的空虛就難以避免了。也許因為父母童年時期的生活環境,這麼不同於亞萍的環境,以致於他們沒能留意到亞萍的心理空虛。

青少年不同於之前的兒童階段,正處於自我探索,為自己找定位的階段,心裡比較容易徬徨,因此,更需要父母或長輩的愛與鼓勵。這個階段,也是邁入成年的準備期,也有很強的渴望去探索與認識周遭的世界;沒有變化的生活與環境,除了無法滿足這種需要外,也容易讓他們感到無聊、厭倦;加上這階段同儕的拉力變強了,因此,網友一呼,便可能跟著走了。

亞萍的父母現在才意識到:原來他們並真正不知道亞萍在想什麼、要什麼。他們也敏感到女兒的心似乎離他們很遠,現在他們心急如焚,不知道如何把她的心拉回來,讓她的心願意回家。

聽了亞萍的泣述,看到亞萍爸媽的無助,我的心頭感到一陣酸楚,她們的故事,在我心裡迴盪又迴盪,久久不去。我在想:

假如過去父母能多注意孩子的情感需要,能多花一點時間陪陪孩子,多表達關愛與支持,今天是不是會有不同?

假如過去父母與孩子之間,能有更多的交談,能有更多地傾聽,父母能更了解孩子的內心,而孩子能更體會父母的付出與用心,今日情況是否會有不同呢?

假如父母能持更開放的態度,願意接納孩子跟自己期待不同的需要與想法,不一昧地堅持自己的主張,協助孩子去找到他們可以努力的目標,今天的亞萍又會是什麼樣子呢?

親愛的讀者,如果你是亞萍,你會覺得如何呢?而如果你是亞萍的父母,接下來你要怎麼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