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5/30 成為母親之後  
成為母親之後
 
█ 臨床心理師兼臨床教師 林倚帆

  每個標誌成為母親的時刻,充滿了母親才懂的語言,無論是懷胎時肉體所承受的折磨與風險,還是精神上的難關,母親是一份不能轉職的職業,「為母則強」被視為原始本能,當母親無法繼續支撐下去或求助無門時,將被旁人視為「失能的女人」,而成為現代女性的陰影。特別在傳統社會裡面,常認為孩子有缺點一定是遺傳媳婦而非兒子、孩子不聽話一定是媳婦沒教好、孩子很好則是理所當然的、無法懷孕也被視為無能的媳婦。在資本主義社會,母親也被期待要放下自己以孩子為優先,盡到「母親的責任」,就算一個母親持續的工作,也會被說要先盡到「母親的責任」。

  懷孕後體型的改變,說明母親的人生已不復青春,成為母親的女人是在懷孕時就體會到的孤獨過程,特別是前三個月的孕吐期、七個月後無法翻身的大肚、腰酸背痛,需獨自忍受種種風險和不適,對於胎兒的要求必須努力回應。此時,所有的願望和欲求似乎都希望母親能夠放下,以全心全意保護孩子為主,身體受制於自然和社會的傳統,公婆和長輩開始規範母親的飲食─可以吃什麼、不能吃什麼。網路上充斥著媽媽們匿名分享的血淚故事中,常會顯明家庭的傳統貫徹得相當徹底,兩代衝突一開啟,可預期的是兩敗俱傷的結果。坐月子的故事更是說不盡,女人產後賀爾蒙動盪劇烈,對平時可大方接受的事情可能會變得異常敏感,若是長輩幫忙坐月子的話,不管是自己的母親還是婆婆,由於雙方的期待和認知不同,往往也會成為另一個兩代衝突的戰場;如質疑媽媽沒奶或奶太稀不夠營養、孩子常哭是因為奶少吃不飽、因媽媽親餵所以孩子不給阿嬤抱等,僅管兩代出發點相同,都是為疼愛剛出世的孩子,但「一山不容二虎、一個廚房容不下兩個女人」的角色衝突,使得初為人母和阿嬤的兩個女人,很難過上平靜的生活。

  母親被視為是「媽媽」的複製品,似乎過來人都有同樣感受,必須選擇放棄個性的表達包含穿著;而工作上,社會普遍較能允許男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缺席,却要求母親某種程度必須放棄自我實現的權利,這種精神上的痛苦未必較分娩的痛苦還輕鬆或好面對,而是好像讓母親必須學習自己撿拾生命中的痛苦碎片,並學習順勢而為的老莊哲學,學會凡事靠自己、不再是「我」的形象,而是「母親」的形象。

  成為母親是一種極為特殊的體驗,就算是一個柔弱的小女人也可能因此改頭換面,體會到丈夫的肩膀不是隨時可依恃。同樣在為人父母的過程中,丈夫有時像另個世界的人,有時是照常過他自己的生活,而當她出血、疼痛、宮縮、感受到孩子在異常地踢或翻滾時,她的丈夫和她一樣驚恐,他不能給她力量反而需要他自己堅強起來。懷胎十月以及生產和哺育孩子的這種生命體驗的巨大擴展,正呼應心理學大師Maslow所描述的高峰經驗,是一種自我超越和充滿力量的自我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