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5/5 親情你我他  
親情你我他
 
█ 楊迪維醫師

  「小鷹,跟你說過多少次了,不要一直打電動,浪費時間,這時間還不如去唸點書,你看看人家隔離王叔叔家的兒子,在學校都第一名,多學學人家可以嗎?」一位下班完正忙著準備晚餐的爸爸唸叨著。「孩子在學校上課上這麼久都這麼累了,下課後給他玩玩有什麼關係。」一位奶奶心疼孫子被爸爸唸叨,正想著解圍的方法。

  「媽,你不能這樣一直寵著孫子,會被你寵壞的。還有上星期去醫院看醫生,醫生交待你要按時吃藥,你都沒有按時吃,都想吃的時候吃,不想吃就不吃,這樣病怎麼會好…」。

  「寵?我哪有寵?更何況我自己的孫子寵有錯嗎?你自己也還不是一樣一直在那邊滑手機,你也沒資格講你的小孩。我自己的身體我自己知道啦!不用你在那邊唸叨,煩死了!大不了就死一死啊!也讓你們輕鬆!」。
「媽,你知道我沒這個意思….」。

  上面的對話,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時時刻刻的在你我的家中上演著的劇情,小至成員只有父母親和孩子,大至加上爺爺和奶奶,每個人把自己不滿的情緒加附在字句裡,以為這樣就是愛對方的表現,丟給對方,要對方不得不接受自己那不滿的情緒還有自以為愛的表現,再扯上長輩關係、長非疼愛孫子的關係,通常會把家中的氣氛搞的非常僵硬,每個人都不愉快。

  或許我們可以回頭想想,擔心、唸叨、責備…這些負面字眼表現出來的字句真的是愛的表現嗎?想必沒有人喜歡被否定的感覺,即使在日日相處的親情關係裡也是一樣,每個人都喜歡被肯定的感覺,不管是被父母、同學、上司、伴侶肯定都可以讓自己感覺有存在的必要。或許我們改變不了別人的習慣和動作,但可以試著從自己改變一小步做起,以上述的例子而言,小鷹真的當下想休息玩樂一下,可以跟爸爸訂下確切的時間,時間到了便停下手中的遊樂;爸爸或許可以把唸叨的心拉回到準備晚餐的當下,想著如何才能讓菜色可以好吃點,想著家人吃到好吃菜色那愉快的表情;奶奶則可以想想如何為自己的健康負起全責,把自己照顧好了,不讓晚輩們擔心,才是大家的福氣。看似有點天方夜譚的改變,感覺很難改變、很難做到,但只是想~真的很難做到,如果真的願意跨出那自己改變的一小步,或許會看到家中親情關係改變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