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4/25 從早期療育中心規劃的視野 看高齡友善環境的未來  
從早期療育中心規劃的視野 看高齡友善環境的未來
 
█ 護理長 謝智隆

  閩南語諺語說得好:「老人囝仔性」,意思是老年人的個性和幼兒一樣有很多相似之處,故從本院早期療育中心之經驗借鏡,可提供未來高齡友善環境建置些許參考。
  本院於民國84年5月由當時的施燦雄副院長及何志培主任籌劃下開辦了南台灣第一個兒童日間留院,開始自閉症及發展遲緩兒童的矯治訓練。期間經歷前院長宋維村醫師的全力推動下,讓早期療育訓練注入了全新的動力;更於前院長陳正宗醫師重視兒童安全、提供安全舒適治療性環境、提升學習成效之理念下,全力推動早期療育中心軟硬體重新規劃,並於民國101年11月完成改建。

早期療育中心軟硬體重新改建之重點有下列幾項:
一、地板:全面以軟性運動地板鋪成,可有效減少兒童不慎跌倒時之傷害。
二、觀察室:裝設大面積之單面鏡,便於醫療人員及家長觀察病童行為。
三、早期療育教室:提供病童靜態課程之場所,並依病童之身高,設有病童專用洗手台。
四、幼兒活動室:提供病童動態課程之場所,周圍牆壁以保護性海綿墊裝置,減少病童不慎跌倒時之傷害。
五、保護室:以星空色系為概念,並輔以星星點綴天花板規劃而成,可提供兒童安全、安靜、無壓力之心靈沉澱空間。

從上述改建之重點來看,提出下列幾點供為未來高齡友善環境規劃之參考:
一、地板可以軟性防滑運動地板鋪設,以減少高齡者因跌倒所導致的各類傷害的影響程度;各出入口應符合無障礙空間,不可有門檻、障礙物。
二、高齡者的臥室、廁所、各活動空間規劃應避免有視覺死角,讓照顧者易於觀察高齡者活動情況,便於適時給予各項協助及預防意外發生,也讓高齡者尋求協助時便於讓照顧者知道。
三、提供高齡者的輪椅、四腳助行器、沐浴椅、活動空間扶手、浴室扶手、各類桌椅、病床等等,其高度規劃需符合高齡者之身高需求,適合、便利高齡者使用。
四、高齡者的桌椅、衣櫃、門、門框、各牆壁牆角等等,各式環境中有銳角的地方,應以保護性裝置處理,減少意外傷害。
五、高齡者住處環境應保持清潔舒適,提供良好照明,物品擺飾亦可考量符合其年代的物件或照片,以增加其熟悉感、認同度。

  其實照顧高齡者和兒童在環境上所關注的議題是相通的,如何加強環境的安全、舒適、便利、合適等等必然是照護者所需重視,甚而加強自我檢視;就某種角度而言,兒童何嘗不是一位高齡者,高齡者又何嘗不是一位兒童,在台灣正面臨高齡化社會結構的來臨時,除了政府高齡友善政策妥善規劃外,每個人應該對高齡友善加強自身的知能、準備,因為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的課題,也唯有政府與人民齊心協力,才能創造高齡友善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