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3/4 從職能的角度來看桌遊  
從職能的角度來看桌遊
 

● 職能治療師 鄭駿樺

許多家長常會問參加桌遊課程對兒童成長過程是否有效?若有效的話其對兒童有那些方面的提升呢?隨著全世界都在瘋桌遊的趨勢下,普遍認為桌遊能取代線上遊戲、提升學習動機、解救宅小孩的教育,因此如何慎選桌遊類型是重要的!

隨著科技的進步與電腦的普及,遊戲邁向數位化、網路化的同時,遊戲界也盛行了另類的復古風潮,也就是標榜「不插電」的遊戲型態-「桌上遊戲」(Tabletop game / Table game),通常被簡稱為桌遊,越來越受到台灣人所喜愛。相較於過去傳統的桌上遊戲,如大富翁、陸軍棋、圍棋等,近十年來歐美國家所發展的桌上遊戲,不論是類型、配件或操作方式,都更加的多元化,遊戲設計者運用巧思不僅將遊戲變的較好玩、更有趣,進而能讓大人和小孩沉溺於此樂此不疲,而且更具策略性、邏輯性與人際互動等特點。運用桌上遊戲為媒介於早期療育領域中,能有助兒童於治療中融入情境並將內在表達出來,透過治療性主題模式之角色扮演的桌上遊戲於治療過程中,可以促進兒童情緒的抒發,學習團體適應能力,增強問題解決能力和認知能力訓練。再者桌上遊戲設計者越來越把許多動作、聲音、節奏、道具、 圖片、公仔、故事背景,甚至是如動畫、影視、音樂、舞蹈等藝術、文化及多媒體等素材加入遊戲的趨勢,提供兒童或兒童與家長們更多感官的刺激和不同於以往的互動經驗,以提升遊戲的樂趣與品質。因此兒童進行桌上遊戲時,不僅能維持學習動機,也可訓練高層次的思考、學習溝通技巧與社會互動能力,而這些都是一般課堂比較缺乏的部份,卻也是重要的部份。

  桌遊是種以團體為主所設計的互動遊戲,重視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模式,通常會有下列幾點特性:
(一)適合二至五位玩家,年齡至少三歲以上,具有基礎認知能力能聽懂指令。
(二)容易學習,同時也具有邏輯思考式策略性。
(三)為了提升玩家互動,通常不會只使用骰子來決定移動步數,會透過團體合
作和團隊競爭模式。
(四)所有玩家都會全程進行遊戲,以某個玩家達成任務來結束遊戲是最常見的
方式。

我們發覺桌上遊戲主要可以培養孩童三個面向的能力:智能開發、人際關係、挫折忍受力,在幼兒時期,「玩樂」佔我們生活的大部分,但在舊有的觀念中,「遊戲」時常被認為是種浪費時間的舉動,家長也怕孩子會沉迷其中無法自拔,而桌遊卻沒有這樣的困擾,能有目地性的啟發幼兒智能,讓幼兒能擺脫傳統在書本上學習的束縛,所以我們透過此項遊戲,讓幼兒在玩樂中學習,一方面幼兒在玩遊戲的同時,無形之中也在為未來,累積競爭力。

設計良好的桌遊能提供完整化學習的歷程:增強動機、強化記憶,感覺統合刺激的發展與行為的改變。運用在情緒與社會適應,有效提昇兒童的專注力,學習與人相處的基本能力:語言表達、人際溝通、情感分享、輪流、等待,遵守規則和公平對待。因為好的桌遊設計須包含幾項要素:

 ※具吸引人的,好奇提高動機、友善氣氛
 ※無威脅性的、有趣但有競爭挑戰的情境
 ※創造與同儕討論、合作、建立溝通的自然情境,培養孩子面對面溝通的技巧,與獨立問題解決的能力
 ※透過活動中的錯誤能有效立即性討論出需要學習修正改善處,引導正向思考,增加挫折忍受度
 ※訓練抽象思考和概念具體化的能力
 ※精細動作能力訓練(抓握、翻轉、手眼協調、雙手協調等)

近年來桌遊逐漸熱門起來,於時下許多3C產品圍繞的環境下,有些家庭會選擇以桌遊共渡居家時光,來潤滑親情關係;對於早期療育家庭而言,在醫院及診間奔波,親子關係常處於疲勞及緊張的狀態,治療僅存於治療室,家長於家中常不清楚正確操作練習且沒合適媒介工具更不知如何使用,導致成效與家長期望落差,由於桌遊方便容易取得、操作淺顯易懂且富有趣味性,因此桌遊絕對是優質資源的首選。未來希望能讓幼兒能夠在玩樂中學習,學習的方面的更廣,孩子並不會只是侷限在家裡書桌上學習了!

資料來源:親子天下 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