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3/4 「廚」樂無窮  
「廚」樂無窮
 
● 職能復健科 陳南成

  現在人工作忙碌,事事講求方便效率,就連飲食這件事也跟著匆匆了事。還記得以前小時媽媽帶給我們的鐵盒便當嗎?那種懷念的味道,至今繚繞在心。然而隨著生活步調越來越緊湊,老外文化(老是吃在外面)及速食習性更是不斷侵蝕我們的飲食習慣而成為常態,進一步導致年輕人鮮少下廚,甚至根本不了解烹飪這件事所帶來的的趣味性。中華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柴、米、油、鹽、醬、醋、茶」自古即和日常生活形影不離;《漢書•酈食其傳》中言:「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其中後句大家更是耳熟能詳並能朗朗上口。此外,台灣人常掛在嘴上的「吃飯皇帝大(台)」,足可顯示出「吃-烹飪」不管古今中外皆視為大事一件。今天就要來聊聊烹飪這檔事在日常生活中佔有多大的份量,並如何應用在職能治療上。
  
  精神職能治療是運用治療性團體活動為工具以達到治療效果,其目的在於預防、矯治甚至代償病人殘疾的部分,以期病人在家庭、社會及工作上能夠獨立。而烹飪活動是大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常常在精神科活動中使用。在執行此活動時多以團體方式進行,將活動分級成多個部分,再依照病人能力給與最適切的任務,循序漸進。此活動可利用生理需求增進個案之活動動機,訓練個案接受口頭或書面指示的能力,以及學習分工合作,成品也是立即性的回饋。因此,對於缺乏自信心、挫折忍受度低之病人,不失為一種容易被接受的活動。今天就針對烹飪活動加以分析,讓大家了解其重要性,不僅僅可用在患者身上,也希望透過此篇文章,讓大家一起找尋下廚的樂趣。

  要製作出一道像樣的菜色,從食材採購至烹調技術缺一不可。烹飪雖然是一項非常複雜的活動,但正可應用於精神科患者的治療:從採買食材開始到完成一道菜,甚至最後的收拾善後,活動中包含各式各樣的身心理要素,過程可大分以下幾大項:

準備食材:
  食材的準備要事先計畫預估份量和種類,大約價格也要了解。大部分的人都是上早市或黃昏市場準備食材,而少數人會在超級市場購買。透過食材的準備,可以學習如何計算成本及決定單價,並對現實物品價格有一定之認識,不然可能會有「吃米不知米價(台)」的情形產生。

處理食材:
  透過視覺、觸覺以及味覺來增進對各種食材之認識:新鮮度、味道、外觀、軟硬度及處理方式都可在此時學習到。有些食材需要較低的技巧,如切青菜豆腐,有些則較高,像是切剁排骨、處理魚類等。可依照個人不同狀況給與適切之任務,透過實際操作,能夠學習更快。

器材使用:
  烹調器材多為鍋碗瓢盆、刀、沾板、瓦斯爐、電子用品等…,此時可以趁機會教育病人或家人小孩正確使用方式,用途以及注意安全事項,這樣烹煮過程才不會發生預期外的事,像是食材放在鐵盤上放進微波爐微波、沾板生熟食材一起使用等…,透過邊看邊學邊操作,可將此經驗深印腦海中,這類的生活經驗正可訓練獨立自主的能力與對環境的掌控性。

烹調方法:
  了解上述烹調器材之使用方式及安全規則後,即可開始烹調。這時食材下鍋順序及烹飪方式因應「煎、煮、炒、炸、烤…」而有所不同,簡單的如從煎顆荷包蛋、難至炒一盤色香味俱全之菜色出來,須依不同狀況給與不同指導,如火候的控制、烤箱或微波爐的使用方式,下菜的時機等。烹飪技巧反覆練習,由生至熟,可訓練到不同的認知及心理要素。藉由學習常用的烹調方法,可減少病人對他人的依賴,積極發揮潛能,並增進自我價值感及成就感。無論是幫助病人回歸家庭還是獨立生活於社區中,都有其重要的意義。

團體互動之心理層面:
  美國著名猶太裔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過著名的需求層次理論(Need-hierarchy theory)(圖):由低而高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歸屬、尊嚴、以及自我實現。食的滿足正好符合生理需求最重要的且最根本的一項。簡單的炒一盤菜,我相信還是有很多人沒有真正自己做過的。從洗菜、切菜、下油、炒菜、調味至上桌,大部分的人還是只看媽媽或廚師做過。當自己下廚房那一天到來時,就能夠感受到掌控感、自信心以及成就感,即使失敗了還是會有很開心的滿足感。病人也是一樣的:從互動過程中所產生的人際關係、大家投以關注的眼神,以及提供機會滿足個體被愛、被接納、歸屬感等基本情緒的需要,並能增強在團體中對自我角色的認同。透過烹調活動,與家人(病人)分工合作,服務互助,以養成自主樂群等習性,以增進適應社會生活及參與社會之信心,並藉由成品的分享,可贏得朋友、家人的接受與讚許,進而在人際互動上及自信心的建立上產生極佳的效果。

善後:
  清潔炊具及廚房也是烹飪過程中重要的一環,包括清洗碗筷、廚具、環境恢復原狀等…。而這些活動也正好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可類化到日常生活當中:像是整理房間,打掃客廳,作簡單之家事處理,如此一來可減少對他人的依賴,增進自我價值,並增進生活適應力等。

  隨著時代進步,生活品質日漸提高,食物除了色、香、味要俱全外,面對著食安風暴,從瘦肉精及四環素的肉品、塑化劑到黑心油事件,大家更重視的是食品安全的問題。如果能自己烹調,除了安全外,還能親身體會天然食材食物的味道,進而區別人工合成香精的異味,達到吃的健康,食的自在此一目的。病人也可以透過烹飪活動,達到治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