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 返『家』之路  
返『家』之路
 

█ 李康如社工師

  在人生的路上,因著一場病,讓40歲小萱(化名)、50歲郭阿姨(化名)、60歲王伯伯(化名),原本人生沒有交集的三人,來到凱旋醫院的不同樓層,加護病房、慢性病房、老人病房,雖然彼此不相識,都有一個共同問題,出院準備服務計畫中的“困難返家”。

  40歲的小萱,在主治陳醫師的眼中: 「我認識小萱很久了,從我98年到凱旋服務開始,印象中小萱一直在住院,是一位住院時間比出院時間還多的病人。後來一陣子沒看到小萱,晚上值班時到護理站處理醫囑,看到小萱跟我打招呼,才知道小萱始終都在凱旋,只是在不同的病房住院。過去小萱也出過院回過家,但是反覆的發病,讓家人對小萱的康復從希望變成絕望,再也沒有信心小萱能夠離開醫院,醫院變成小萱實質的家,倒是小萱對於自己康復的信心從來沒有減少過。比我還要積極,每天詢問我她的症狀,深怕自己又出現不合現實的妄想而不自知,一看我面有難色就會問我要不要調藥、要不要加藥。認識她6年多來,她從拒絕承認自己生病的病人變成勇於面對自己生病且積極治療的病人。」

  這樣一個對自己康復積極,對出院充滿期待的小萱,為何回不了家,出不了院?小萱父親在討論出院時激動的說:「她不可能會好的,已經20年了,出院就是逃跑而已。」家屬所承擔的長期身心壓力說出了多少照顧罹患精神疾病家屬的心聲,他們,累了,沒有信心了。習得無助無望感,不只發生在病人身上,也出現在家屬身上。

  50歲的郭阿姨,在劉護理師的眼中:「郭阿姨剛入院期間少與病友互動,多獨處待於病室內,表情較為淡漠,情緒低落,漸漸的與郭阿姨建立治療性人際關係後,郭阿姨對於護理人員之信任感增加,會談時較可說出內心之想法,漸進式的鼓勵郭阿姨參與病室活動,郭阿姨參加活動的次數逐漸變多,適時的給郭阿姨正向鼓勵,郭阿姨臉上時常掛著微笑。幾個月過後,郭阿姨有時會主動幫忙病房內事務,如:協助排飯及幫忙叫喚病友做治療,對於郭阿姨的進步,也讓護理人員有成就感。看見郭阿姨的進步,於團隊會議上決議讓她參加工作訓練,郭阿姨意願佳,於工作期間表現佳且返回病室時仍會主動幫忙病房內事務。」

  個性溫和,病情穩定,有工作意願的郭阿姨為何在醫院住了四年,無法出院?郭阿姨說,「我想回家」,遠在外地分居多年,會寄零用金,卻未曾來院探視的先生在電話中只淡淡的說了一句,「不可能」。

  60歲的王伯伯,在主治吳醫師的眼中:「王伯伯的性格直來直往,平時居無定所,常以公園為家。王伯伯年輕時開始酒後情緒不穩、易與他人起衝突、衝動控制力不佳,長期有工作壓力、人際關係、經濟、家庭問題。王伯伯自述曾在外喝酒時,因幻聽干擾(有聲音叫他去打架),而與對方打架,導致對方拿刀砍傷他左手腕,王伯伯平時情緒起伏大,夜眠差,且未規則服藥,常有幻聽幻視,反覆住院,都因雷同的問題。此次治療過程態度都很客氣,表示不喝酒了,年紀大了,打不贏別人不打架了,會好好過日子。」

  沒有任何家屬、前科多次,以公園長凳為家的王伯伯,酒癮20多年,出院該去哪?面前和藹的王伯伯說:「我不喝酒了」。但酒癮問題,仍是安置時團隊內心最大隱憂。

  經過團隊持續的努力與家屬、病患不斷地協調溝通,準備出院服務計畫,轉介本院康復之家及其他康復之家,三位病患的人生出現了交集點,成為同所康復之家之住民。猶記得康復之家主任說評估住民條件,最重要的就是「有復健動機,工作意願」。沒有先問家屬是否能支付費用、病人是否會逃跑、會不會飲酒破壞規定,脫離了醫療觀點的病人角度,從復健角度看待住民。

  兩個月後,在一個晴朗的午後去探訪了這三位病患,原本蒼白的小萱,臉上曬出了小麥色,和認真的王伯伯一起在裝螺絲,郭阿姨面帶微笑的在做電信產品製作,以下為訪談陳主任敘述他們的狀況。

  主任說王伯伯有多次入住康復之家的經驗,但這次入住的康復之家讓伯伯有 “家的感覺”,王伯伯雖然年紀大但比其他人還賣力工作。王伯伯自述:「居住在裡面,好像有很多朋友一樣,有說不完的話,每天有各式各樣庇護性的工作提供我來工作,這裡營造出每位入住的住民有驚訝的感動,對這個未來的新家產生嶄新的期許及希望。很多人認為我有精神症狀,會產生行為退縮及人際關係的問題,我認為要發揮個人的復健潛能是相當重要的,這裡就提供了我很不錯的環境,我住過很多康復之家,而每個康復之家的提供給我的和我要的東西不同,但是均是要提供給住民有最好的日常生活空間,讓他們在這個舒適的家裡面接受各式各樣復健訓練活動,以利日後離開康復之家有獨立生活的能力。目前我有很多的朋友,也有幾個住民是以前認識的,我們都是相當熱愛我們現在的一切,而每天都很高興的上工,有空的話我也會多做一些事情的,讓自己的日子過得很充實。」

  主任說郭阿姨原本已經在醫院長期住了一段時間,這次入住康復之家很擔心適應的問題,這個心理壓力使得郭阿姨一度想打消離開醫院的念頭,但事實是適應的情形相當理想,而郭阿姨也自己覺得來住康復之家之後與其住院時的最大的改變是在於其自信心的提昇,這些改變並非工作人員有多大的能力來改變,而是康復之家營造出來的氣氛,讓她重新融入這裡的生活中,並符合入住前的期許。
郭阿姨說:「剛住進來初期常常發生兩眼呆滯、面無表情、動作遲緩等現象,經過一段時間的復健工作訓練後,目前已經可以自行外出購物、散步、處理一些日常生活的需求,這些改變都是由專管理員長期的觀察告訴我才得知的。這裡的住民影響我很大,除了每日的相處之外,有任何大型的活動我也是會出席配合參與的。」

  主任說小萱入住康復之家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要訓練她有重新接觸人群,重新返回社區的機會。小萱說:「我自己認為穩定中的精神患者無所事事,一天過一天,沒有任何人生目標時,康復之家可以提供我們一個:安全、自由、規律、有尊嚴對待、有復健訓練考量的一個理想空間。康復之家也都會擬訂出對住民的各項生活公約要求,住民也是要全力的配合,這一點我是完全配合去做。目前我是相當地配合機構提供的工作訓練機會,在工作之餘,也可以和其他住民的互動,彼此鼓勵及關懷,這些均改變了我的精神症狀,呈現出更穩定的精神狀況。」

  主任說:「三位新住民每天參與機構的各式各樣活動,而每個康復之家的特色不盡相同,但是理念均是要提供給住民有最好的生活內容,也就是說讓他們在這個舒適的家裡面接受各式各樣訓練課程,為了就是以後離開康復之家有能力可以獨立生活下去,要求住民重新回歸社區不是那麼容易,因此地理位置也須臨近社區,考量機構在地理上的生活機能是否符合住民的需求,有了這些居住的優勢,住民的獨立生活技巧訓練就會容易達成目標,也只有加強日常生活的訓練才是可以讓住民早日回歸社區的先決條件。有很多人對穩定中的精神患者,不知道要如何讓他們可以一直保持這麼好的狀態? 未來的康復之家目標是「人本尊重、溫馨關懷、自我開發、回歸社區」,這四句話是每位穩定中的精神患者極力想達成的目標,但這些努力並不是機構短期就能做得到的事,而是每位住民要同心協力,一步一腳印,共同一起努力才能完成的人生未來目標。」

康復之路是一條漫長之路,期待藉由社會性支持的介入(如康復之家),對病友來說,不會是一條孤單之路。也許,這三位病患未來仍有可能因病情不穩定而需住院,但康復之家提供一個出院的選擇。醫院,只是治療的轉運站,而不是人生的終點站,再困難,每個人都值得出院的機會。記得一位老年精神科國外醫師曾說過:「Treat the person with dementia, not with disease」,我想相同地,精神疾病只是人生的一個部份,而不是這個人的全部。我看到暖陽映出小萱、郭阿姨、王伯伯臉上的微笑,與在醫院顯露出的蒼白有著截然不同的區別,希望他們在康復之家能擁有工作復健的機會和歸屬感的溫暖,持續有著醫療的支持,終有一天可以再度回到社區,找到人生的幸福終點站。

(特別感謝三位病患及工作人員熱心協助本文,以上文章人物為化名並經過本人同意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