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 一棒一么喝 三藐三菩提之禪修初體驗  
一棒一么喝 三藐三菩提之禪修初體驗
 

█ 冬陽

今年十月在同事的強力推薦下報名了法鼓山爲辛苦的社工夥伴所舉辦的禪修營,起初聽到同事分享著上次參加的經驗,其中在禪修期間必需謹守靜語的規定,剛聽到這訊息時,內心默默覺得開心,能不用說話挺合我意的,由於平時工作需要說得話太多,現在能有這機會不再爲了滿足他人需要而說話,這三天裡只需要好好的與自己相處,這樣輕鬆的心靈旅程著實令人期待。

在這三天裡,溫和且幽默的授課法師帶領我們一一去體驗了禪靜的各種入門功夫,其中包括【禪一】、【吃飯禪】、【慢步經行】、【扥水缽】、【八式動禪】等,上述每個功夫的中心思想不外乎強調【慢、心】二字,當我們能慢慢地用心去體會每個動作以及開啟自身的五蘊覺知,我們那散漫且雜亂的心就會自然而然的回到自己身上。這些功夫說來簡單,但對於我們這些入世已深的人來說卻是相當不容易的。在禪修的過程中我們總還是會時不時打妄想或昏沉,而法師也會不厭其煩的提點我們牢記禪修的心法口訣「身在哪哩,心在哪裡,清楚放鬆,全身放鬆」。

每天既定的功課除了打坐、聆聽開示與八式動禪外,進入齋堂用膳是最讓人期待的時刻,因為每次總會有一、兩道令人驚艷的料理,其實它使用的食材很常見,但經過那些義工們用心的烹煮及淋上特製的醬汁後,讓樸實的每道料理充滿了不求回報的感動,更令人欽佩的是他們每天要比我們更早起,在廚房開始一天的奉獻,這使得每道料理更增添了感動的味道。

  授課法師提到禪修不僅只在蒲團上,就連吃飯這樣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也可以修禪。我們在第二天用膳時,法師開始為我們傳授【吃飯禪】,它的口訣是”動口不動手”且”一次只夾一樣食物”為原則,這完全顛覆了我們平常在吃飯的習慣,平時的我們在吃飯時總是嘴裡咀嚼著剛吞下的食物,眼睛看著碗裡的食物,手中的筷子又貪心的撈著碗裡的食物,邊咀嚼邊決定下一口的食物,根本沒有時間好好的感受那正含在嘴裡的食物的味道,而且往往一次吃進多種食物,各種食物的味道都混雜了,但這次用心去體驗吃飯禪,才讓我的味覺突然覺醒,原來豆芽菜的味道中還帶點微甜的蔬菜味。

  另一項令我感到印象深刻的是【走路禪】,法師這次要我們每個人光著腳丫一步一步地走在草地上,而且要我們分別以一般速度、慢速度及小快步去感受著足底接觸草地的感覺,好好用心在走路上。說實話自小就最怕且討厭在草皮上走路,因為我會擔心會不會像愛麗絲在夢遊仙境般踩空了,會不會有爬行動物出現咬我或爬到腳上、會不會踩到狗大便等等,但為了執行授課法師交辦的功課,就算內心有再多的抗拒,也只好硬著頭皮跟大夥一樣脫下鞋襪,還記得那時,當腳丫踩上那片剛被雨淋濕的草地上,濕涼的草刮著我的腳丫以及濕瘩瘩混雜著泥濘的土,還有凹凸不平的草皮,起初我僵著身體踏著每個步伐,努力忍受著因為這種觸覺所帶來的各種想像,甚至頭皮發麻的感覺一陣陣來襲,最後終於受不了,腦袋冒出了”管他去”的念頭;好吧!如果腳弄髒了,那我就要看到底會有多髒,反正之後水洗了就又乾淨了;好吧!如果踩到蟲子,那也是牠的命,反正不是我故意的;好吧!如果不小心踩到窟窿跌倒了,那就是命中注定一劫,爬起來拍拍不就沒事了。現在回想,我們在生活中不就是如此,常常為不必要的事擔心這、擔心那;生活中計畫這、排斥那,總是希望事情都能依著自己想要的走,這樣盤算著,心情不知不覺的也跟著緊縮起來,這些期待與擔心彷彿像大石頭一樣壓住了心,姑且不論事情之後會如何發展,倘若我們能試著讓心放開,不給自己太多限制,那人生的路也會跟著開闊起來,就如同寺中禪堂裡高掛的那四個字『應無所住』。

  最後一天授課法師邀請了社工界資深前輩楊蓓老師現身說法,分享自己接觸禪修的過程與經驗,會中楊老師將禪修比喻為行為矯治,說真的還挺喜歡這樣的說法,細想我們平常在生活中積累了太多無謂的擔心與負面能量,的確應該學習適時從繁雜惱人的俗事裡回歸內心,唯有如此才可以找到人生的智慧,這樣的覺醒是我這趟禪修旅程最大收穫,相信這只是我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