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 走出巨塔  
走出巨塔
 
陳禾芮

  過去我總是在醫院裡提供心理相關的服務,包含:心理衡鑑、心理治療,以及與家長的衛教,這樣的工作模式對我來說既熟悉又規律。從今年5月份開始參與院內的「心智障礙者精神醫療服務品質改善計畫」後,原本熟悉的工作模式開始改變了,走出了醫院進到面對孩子第一線的場域中(學校、身心障礙機構)工作。本來與學校老師或機構單位中孩子主要照顧者的關係從被諮詢者與孩子狀況的提供者,轉變成夥伴和合作對象,說得白話一點孩子的狀況變得與我有更直接的關係。孩子的狀況不再是透過「他人」的轉達和描述,而是血淋淋地呈現在我面前---孩子的尖叫、打頭、攻擊行為這就是第一線老師或機構工作者每天所見。

  在外展的過程中,經常出現令第一線工作者與家長感到無力的狀況是:每當家長向老師或機構工作者抱怨孩子在家又如何打自己、攻擊別人,想詢問該怎麼處理時;老師或機構工作者常會感到納悶也很難給家長較實際的建議,因為孩子在學校或機構中並沒有出現家長所說的行為,或者強度也不及家長描述的高。問題出在哪裡?我發現:家長需要被引導如何描述家中孩子問題行為產生的過程,若內容只是抱怨確實很難讓他人給予建議。再加上外展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如何讓老師、機構工作者,以及家長可以進行討論,第一道關卡就是要能夠使用共同的術語對話。因此,在外展的過程中第一步就是將行為分析模式向老師與機構工作者做介紹。行為分析模式,也稱為ABC模式,針對孩子的問題行為進行前置事件(Antecend)、目標行為(Behavior),以及行為後果(Consequence)三向度的分析,進一步可以了解孩子問題行為的成因是為了獲得注意力、獎品、社會性增強(口頭稱讚、擁抱)、自我刺激,甚至是逃避不想做的事情。如此,才能對症下藥針對孩子的問題行為進行介入。

  對於孩子的問題行為處理團隊在同一陣線上之後,我們外展團隊還有一項重要的功能---協調者,為第一線工作者和家長間的橋梁。如此,針對孩子的介入計畫才有機會在學校、機構與家庭同步,以提升介入的效能。最後,在這段外展的日子裡,也深刻感受到第一線與孩子互動工作者及家長的辛苦和付出,許多老師、家長手上的每道傷痕都是與孩子奮鬥戰績,沒有他們的配合與執行對我來說將猶如巧婦無米之炊事般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