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9/15 幫他走過精神障礙  
幫他走過精神障礙
 
█個案管理員 李美玲
老實說,未接觸到這個領域時,精神病患可能是在路上碰到時,會自動讓開一條路,讓他從身邊走過去就好。根本不想明白、也不想知道,他…為什麼會這樣?究竟他…發生甚麼事?
其實,社會大眾往往對精神病患存在著一種刻板印象,不願去接觸,更不善於去了解這些患者的狀態。我,也是其中之一。但是,身為自殺防治工作人員,面臨的對象亦有可能是精神疾病患者,故了解與學習精神疾患相關知識,增加精神疾患處理之專業能力,變得格外重要,有鑑於此,便選擇了由陳俊欽醫師著,張老師文化出版的「幫他走過精神障礙」一書,作為自己學習的基礎。
閱讀本書可發現,其內容對於非精神醫療專業人員而言,是相當務實且非常棒的入門書。書中的內容介紹了精神疾患,也提及為什麼自殺?這和自己加入自殺防治工作行列,透過自殺防治中心的專業教育訓練,可了解到自殺可能與遭遇重大壓力事件、罹患精神疾患、長期人際關係不良、經濟因素、家人情感、成長挫折、久病不癒或人格特質等所造成之結果。
世界衛生組織(WHO)預估在未來有三大疾病需要被重視,包括憂鬱症、愛滋病、癌症。其中罹患精神疾患,如雙極性情感性精神病、重度憂鬱症、精神分裂症和創傷後壓力障礙症等患者,都可能在我們身旁,他可能言談合宜、西裝筆挺,光從外表觀察,是無法得知內心或是其他情況的,倘若他有自殺意念或是自殺威脅發生時,立即暫停手邊的事情陪陪他、和他說說話,讓他明白有人願意傾聽、願意支持,是可以緩和衝動的情緒,然後再尋求資源的協助,甚至建議轉介醫療資源。
許多慢性疾病或是嚴重身體疾病,例如癌症、洗腎患者可能有憂鬱症,許多憂鬱症患者身體不明原因的不適,生活品質也因此下降,慢慢衍生出提不起勁、容易疲累、拖累家人、人生無價值(意義)等負面想法而有自殺的念頭,家人因此需承擔照顧之責任,結果可能造成家庭衝突、暴力、兒童虐待等,而長期照護心力交瘁所產生的無力感即持續擔心會自殺的不安感,也可能引發家人的憂鬱。因此,患者的家人也是需要關懷,需要給予情緒支持、抒發出口的。
許多人對於到精神科就診有「標籤化」的疑慮,擔心其他人異樣的眼光,面對家人的愧疚感,甚至藥物衍生的副作用,也會影響就診的意願。閱讀本書可了解精神疾患的情緒反應,透過他釋放求救的訊息,取得信任,經過反覆的會談、釐清他的需求、聽懂他的委屈,透過關懷、支持、協助,減少遺憾。人在孤獨的時候常是很脆弱的,所以我們最需要、最重要的,便是做好人與人之間的關懷。
站在自殺防治的工作立場,努力化解危機,讓生命延續;適當的澄清討論,可以了解個案的需求與問題;支持、正面、同理的態度,能夠讓個案感覺助人者和他站在同一陣線。個案可能對疾病反覆發病就醫,而失去信心與排斥,故給予個案鼓勵並強調治療的重要性,讓他的情緒穩定、接受持續治療、規律服藥,是非常重要的。
閱讀本書了解到精神疾患是生病了,一種腦內的慢性疾患,需要長期治療。身為自殺防治工作者,對於自殺防治介入,自殺防治守門人的教育,能提升大眾對於自殺者或精神疾患的敏感度與增強危機處理能力,有效的降低自殺率。「一問、二應、三轉介」,透過宣導,里長、里幹事、大樓警衛等,鄰里之間、家人、同學的互動,將潛在、需要被幫助的人找出來進而協助;另外,站在防治的觀點,需要去宣導自殺是可以預防的,多些陪伴、多些關懷,適時給予危機處理並保護生命,以減少憾事的發生,是我們持續努力的目標,這也是我閱讀本書與工作聯結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