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8/12 雙相情緒障礙症--從《派特的幸福劇本》談起  
雙相情緒障礙症--從《派特的幸福劇本》談起
 
█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兼臨床教師 何志培
《派特的幸福劇本》 (Silver Linings Playbook),是於2012年上映的美國劇情片,內容描述前歷史學老師派特 (布萊德利庫柏) 經歷妻子感情背叛而罹患 「雙相情緒障礙症」 ,在精神科醫院待了八個月後終於出院,現在的他與爸媽住在一起。而出院後他最想做的事,就是和離異的妻子重修舊好。派特不願接受他和妻子的關係已經沒有挽回餘地的事實,仍試著要改變自己,每天都努力著要讓自己成為前妻心目中理想的對象。然而此時他的生命中卻闖入了另一位女人:好友朗尼的小姨子蒂芬妮 (珍妮佛勞倫斯) ,她總在派特練習長跑的時候突然冒出來跟著他。逐漸地,此兩人在日復一日的交集相處下,他們之間的關係便開始產生了微妙的變化……
◎名稱與分類
雙相情緒障礙症即一般人所謂的 「躁鬱症」 ,其主要特徵為患者會不斷經歷躁症與鬱症之兩種相反的極端情緒狀態,而這兩種情緒狀態經常反覆出現,其強度與持續時間均大於一般人平時的情緒起伏。此症又再分為第一型雙相情緒障礙症 (呈現躁症發作與鬱症發作) 和第二型雙相情緒障礙症 (呈現輕躁症發作與鬱症發作) 。躁症發作時,應有一段明顯的情緒困擾並持續緒障高昂、開闊、或易怒的時期,不斷進行目標導向活動,持續至少一週,將近一整天和幾乎每一天皆呈現此狀態;輕躁症發作時,也有一段緒障高昂、開闊或易怒的時期,異常持續增加活動或精力,至少連續四天,並且一整天,幾乎每一天都呈現此狀態;鬱症發作時,下述憂鬱相關的症狀在兩週中同時出現,造成先前功能的改變,且至少包含以下症狀之一: (1) 壓抑情緒、 (2) 失去興趣或愉悅感。
◎成因
雙相情緒障礙症發病的原因隨人而異,目前還無法明確斷定。可以確定的是,其成因與遺傳以及壓力都有相關。極少量樣本的雙胞胎研究顯示,此種疾病的成因的確存在遺傳因素,也有受到環境的影響。對於第一型雙相情緒障礙症,其發病一致率在同卵雙生者中約為40%,在異卵雙生者中則為0~10%。從流行病學顯示,第一型雙相情緒障礙症的盛行率為0.6%,第二型雙相情緒障礙症的盛行率為0.3%。各種情緒障礙症總的遺傳可能性是0.71,這與單相憂鬱症相符合。如果將單相憂鬱症和雙相情緒障礙症的發病率一同加進來觀察,其發病一致率為67%(同卵雙生)和19%(異卵雙生)。與同卵雙生者相比,異卵雙生者相對較低的發病一致率可說明 「相同的家庭環境對於是否造成此類疾病之影響是有限的」 。
◎精神病只是質量問題
精神疾病的患者在一般人眼中就是所謂的 「神經病」、「瘋子」,人們既懼怕又鄙視這些不正常的人。影片中當派特的母親私自將患病的派特帶回家時,父親看到的第一個反應是說 :「這是怎麼回事?」 《派特的幸福劇本》 展現人們對精神病患的態度,也呈現出人們內心的多層面想法。
從一開始派特焦躁、快速的說話方式,到一天半夜他把海明威的小說 《戰地春夢》 扔出窗外,憤慨地批評: 「人生已經夠悲慘了!沒有人建議他應該寫一個好的結局嗎?」 觀眾就和派特的家人一樣緊張,小心翼翼地看著這顆未爆彈又會做出什麼樣脫序的行為。但當鏡頭漸漸帶到其他人,不難發現每個人都有一些不正常,如迷信、賭博、打架、亂摔東西,正不正常不再是用界線區分,而是質量的問題。
派特的雙相情緒障礙症爆發乃因妻子的不忠,而女主角蒂芬妮罹病的原因也令人不勝唏噓。丈夫因她的性冷感而費心去買情趣內衣,卻在回程路上出車禍身亡。蒂芬妮因愧疚、悲傷而轉變為憂鬱症以及性成癮,過著放蕩不羈的生活,並因此亦使用過精神科藥物治療。
然而,派特的爸爸老派特也有情緒失控的問題,看比賽時候的儀式化行為到了接近強迫程度;派特的好友朗尼與其妻薇諾莉卡婚姻關係太過緊張,以至於壓力大到會在車庫亂砸東西。那麼正常與瘋狂的界線應該在哪裡?這條界線是 「質」 的差異還是 「量」 的差異?
◎青少年雙相情緒障礙症
雙相情緒障礙症的症狀在男性和女性身上都會出現。通常初次症狀是出現在廿幾歲,惟最近研究指出,初次症狀的出現有愈來愈早的趨勢,有青少年、甚至兒童都有發生的例子。最近研究顯示,兒童和青少年在雙相情緒障礙症上並不會表現出同樣的行為,例如兒童的症狀是心情上的轉變非常快速且伴隨著其他症狀,如更易怒、愛發脾氣以及高度的焦慮,而非極其高興和興奮。
兒童和青少年患者的雙相情緒障礙症可能很難與這個年齡層發生的其他問題加以區分,如易怒和具攻擊性可能是雙相情緒障礙症的症狀,但也可能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行為規範障礙症、對立反抗症的症狀,或其他較常見於成年人的精神疾病症狀,例如憂鬱症和思覺失調症,濫用藥物同樣也可以引起這些症狀。
許多人會認為,雙相情緒障礙症患者只要 「重新振作起來」 ,就像其他普通疾病一樣。其實,它是很嚴重的疾病,需要妥善治療的疾病。
◎病識感和責任感
一般來說,若精神病患不知道自己有病,那麼身邊的人應該設法協助其就醫,使其產生病識感;影片中派特也是在發生暴力事件之後才開始有病識感。然而,只有病識感卻對生病沒有責任感,那永遠也不可能改善病情。值得高興的是,派特與蒂芬妮都同時具有病識感和責任感,因而有機會自我成長。
劇中最經典的一段莫過於蒂芬妮對派特說的話: 「我能接受自己、寬容自己,你做得到嗎?」 其實,要從心中徹底接受並包容那些自己厭惡的特質與行為是最為困難的事情,如果不跨出這一步,問題永遠沒有解決的一天。蒂芬妮能向派特坦承自己過去淫亂的性濫交史、在前夫的同事面前自嘲是 「蕩婦」 ,並不是因為不知羞恥,反而是因為能夠自我寬恕,才能坦然面對。蒂芬妮雖曾罹患憂鬱症及性成癮,她卻做到非常難能可貴的事情──而這件事情多數 「正常人」 根本也做不到。派特對父母說: 「像我、蒂芬妮或者丹尼 (派特的病友) 這樣的人,可能知道一些你們不知道的事情。」 這是個巨大的反轉。經歷過比別人更多黑暗更多苦痛的人,若從這些經驗中得到真正的智慧與力量,也將成長得比一般人更快、更顯著。
◎藥物治療和社會心理治療
治療雙相情緒障礙症的藥物由精神科專料醫師處方,亦即專門從事精神疾病診斷和治療的專家。通常會開一些 「情緒穩定劑」 的藥物來幫助病人控制情緒。 有好幾種不同類型的情緒穩定劑可供選擇。一般而言,雙相情緒障礙症患者會長時間 (甚至幾年) 持續服用情緒穩定劑。若服用情緒穩定劑時仍會發作躁症或憂鬱症,必要時可增添其他藥物進行治療,通常時間較短。
除藥物治療外,社會心理治療例如某些形式的心理治療(或會談療法),對於雙相情緒障礙症患者及家人提供支援、教育和指導方面甚有幫助。研究顯示,社會心理治療的介入可以增加情緒穩定,減少住院次數,並提昇各方面的功能。擁有執照的臨床心理師、 社會工作師通常可提供這些治療, 並與精神科專科醫師共同監控病情的進展。心理治療的次數、頻率及類型應基於每位病人的治療需求。
◎結語
《派特的幸福劇本》 榮獲第85屆 (2013) 奧斯卡金像獎8項提名,本片細膩地呈現了人性的矛盾,演員的演技也十分專業,除了影帝勞勃狄尼洛演出的父親真誠感人外,演出派特的布萊德利庫柏也是表現優異。飾演蒂芬妮的珍妮佛勞倫斯雖較少涉及溫馨的劇情片,但她在本片中嗆辣突兀的的個性反而適合該角色,成為片中的亮點,並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派特的幸福劇本》 提供了一個極佳的範例,激勵人們也去尋找自己的幸福劇本。
精益求精 (excelsior) 是派特的座右銘,他不斷努力想改變自己、讓自己更好。幸福,就像是手中的青鳥,鬆開手指會讓青鳥飛走;握得太緊又會讓青鳥窒息。派特在最後,終於能抓準適中的力道,與蒂芬妮共同改變了彼此,得到了屬於兩個人的幸福。還有什麼比這樣的愛情更感人?是的,人可以改變。 《派特的幸福劇本》 說的終究是個關於承諾、真愛與改變的故事。筆者在此特別向讀者真情推薦,萬勿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