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7 好信念轉來好命運-志願服務經驗談  
好信念轉來好命運-志願服務經驗談
 
■松梅吟志工隊 隊長鄭秀玲
「志工」這個名詞在現階段的社會並不陌生,在各機構、公共空間也很容易看見志工的身影,但在23年前我的同學邀我當志工時,我對「志工」這個名詞很生疏,不知道志工到底要做什麼事?
記得,剛到高醫當志工時,有一天我們的夥伴幫門口病友推輪椅到門診區等候看診,坐在輪椅上的老伯伯開口對志工說:「你們當志工如果真的有愛心的話,應該去找工作把你們酬勞捐出來,而不是做這種沒有錢的工作!」。這是一個刻板的布施觀念,以金錢為主,但可惜的是老伯伯忘了剛剛到醫院門口,他是怎麼進來的。
23年前,我的小孩已經讀小學了,我本計劃在進入職場,因緣際會,我選擇擔任志工。我曾在高醫、科工館服務,現在只有維持在凱旋醫院與法鼓山紫雲寺擔任志工,其中在凱旋醫院從事志願服務工作的時間最長有21年。
我在凱旋醫院的志願服務工作從日間病房讀報團體開始,這並非當初我從事志願服務工作的原意。當期的志工招募共有4位結訓,經過社工師徵詢當期結訓志工全數到病房服務,我告訴社工師:「我不是老師」,社工師增強我說:「你的孩子已經讀小學,你怎麼教自己的孩子,就這樣教他們。」,我接受了。
當時日間病房的病友,有的服藥久了,連書寫自己的名字、住址都有點困難,我的工作是教他們重新學習識字。有一個小插曲發生在我服務的第一天,當完成服務我回社工室簽退時,聽到督導接到一通電話是日間病房的老師表示擔心志工服務不持久,不歡迎志工服務,當時沒有一個志工在病房服務超過一個月。當時的日間病房在一個舊式、四周只有水泥牆的建築物,我個人覺得好像是倉庫改用,夏天潮濕高溫、空氣不好,志工待不久也是可能原因之ㄧ,我在日間病房服務約17年後來轉到服務台。
醫院的屬性與一般綜合醫院不同。記得當時「志工督導會議」經常請院內醫師給志工上課,有關精神疾病的認知,或者醫生到國外學習新的資訊與志工分享,我每次都會參加,受益渄淺,這對我的服務很有幫助。
志工對病友的實質幫助不大,在病房服務過程中其實受益是自己,為了安排課程我需要加強其他方面的學習,病友因長期生病服藥持續力低、專注度短、學習意願被動,每次到醫院服務前我需要備課,不敢馬虎。我與同期的志工討論病房帶活動的經驗時,共同的想法是「需要不斷學習,活動前要先準備」。
志工是補足服務單位人力不足之處,以服務單位為主要。在院內和病友的互動,面對病友及民眾個人的煩惱、抱怨、吐苦水,得傾聽,不隨意論定是非,畢竟這也是一面之詞,而且我們對他們生活全貌是陌生的,故「其應者,必其人之與也。」尊重他們的特質,主動與他們招呼,相信自己的心念有波動,他們會感受到。
很多人聽到別人當志工,都會讚嘆「真是好命」。到目前為止,我覺得好命就是有好身體、好心腸、好觀志、好脾氣、好表情、好言語、好行為。保持這些好信念,當志工是愉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