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7 快樂擊鼓紓壓  
快樂擊鼓紓壓
 
■中華鼓藝發展協會理事長 劉榮柱
感謝凱旋醫院大家長陳正宗院長的支持,及百合園區白秋鳳主任、社工梁秀青小姐的多方協助,才能夠在家民復健課程中成立快樂擊鼓紓壓課程。
在環境清幽的百合園區,過去的兩個多月裡,我看到了家民們的有禮,懂得尊重,也知道保持人與人之間的適當距離,卻又表達著適切的友善。一部份家民對於課程的用心投入以及積極參予,勇於表達與爭取機會;另有一部份家民則謙沖和善,不爭而靜默, 卻也專注於課程的回應與對教師的尊重。以整體的上課秩序以及學習參與來說,家民們在過去的團體生活裡已經具備了團隊活動以及學習規範的習慣與禮儀,這從他們在每次下課收放鼓的器材時的井井有序有條不紊的動態中就能夠清楚了解。
個人也觀察到從節奏訓練中,有部分學員在肢體活動裡對於音樂節拍的反應是有明顯效果的,雖然有些成員因為某種個人心智或生理上的不足而無法完全跟上進度,但可以在他們求知求上進對著一門活動的熱愛而產生的心理積極作用是令人感動的。
今年初,中央社報導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陳火木醫師發表的太鼓運動改善乳癌淋巴水腫的研究專題中提到:乳癌患者術後擔心上肢激烈運動造成淋巴水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建議,可從事太鼓運動改善淋巴水腫。而這個計畫的技術指導人即是我們劉美利秘書長(乳癌病友復建計畫指導老師),然而這當中有關於改善的效果是因為肢體鍛鍊效益還是也有精神層面的紓壓所帶來的效應,則是我們要繼續研討的專題。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所長曾說:最簡單的音樂治療所用的樂器就是鼓或是敲擊的樂器;美國阿茲海默症基金會的首席執行長Eric Hall稱:打鼓療法能夠激起腦部損傷患者的積極反應; 醫學共振音樂專家謝汝光教授指出:人體的健康狀況與「自然諧和律」是息息相關的,特別是鼓的低頻共振特性對於提升生命能量具有積極作用。
為進一步將運動更具科學性的融入醫學領域,高雄醫學大學在民國九十二年創立「運動醫學系」於醫學院;系主任郭藍遠教授在<運動是良藥>一文中提到:運動在臨床上對於憂鬱症患者產生緩解作用。
近幾年,國內各公私立醫療院所紛紛成立運動醫學中心以及音樂治療中心,足見國內醫學界對於次專科及輔助治療領域越發重視。
擊鼓音樂運動對於精神上的正向作用, 似乎在將近一千年前北宋時期的蘇軾就很有體驗了,他在永遇樂中寫道: 紞如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雲驚斷。詞意是:鼕鼕響的三更鼓聲與鏗然的更鑼聲,驚醒了沉睡在憂傷失望迷夢裡的我。這詩境與奧義果真耐人尋味。
但願透過快樂擊鼓,能夠讓我們凱旋的家民們帶來歡樂、活力,與健康, 正如同白秋鳳主任所說: 開展生命的另一個春天就如象徵台灣生命力的野百合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