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5 協助而非縱容  
協助而非縱容
 
■臨床心理科 楊順興心理師
不少過動兒(ADHD)的父母對孩子的問題有一些錯誤觀念,其中最嚴重的一種就是認為:「孩子因為有過動症,所以大家要包容他」。這樣的觀念隱含一個邏輯,認為過動症的孩子是完全不能自我控制的。所以,當孩子在暴怒、摔東西、出言不遜的時候,父母就一直忍讓。
認為過動兒完全無法控制自己,這個觀念是錯的。過動兒自我控制的能力是「比較弱」,但不是完全沒有。如果父母有技巧的協助,孩子還是會發展出自我控制的能力。如果因為有過動症就縱容他,最後會讓他更難適應社會。因為,在家裡,父母可以讓孩子大發脾氣、出言不遜,外面的人是不會忍耐的。
筆者曾經會談過一對父母,他們相信孩子無法控制自己,因此他們包容孩子的各種行為。不只如此,他們也說服學校的老師包容。老師竟然也同意了。到最後,這個孩子變成班裡的小霸王,沒人敢惹他。直到小四的時候,導師換人了,新的導師不願意屈就父母的教育方式,問題才爆發出來。在那時候,這個孩子已經無法管教,對老師也敢咒罵、丟東西。最後,學校要他轉學。
管教過動的孩子,父母應該緊抓大問題,放開小問題。對於一些與社會適應無關的問題(例如:功課、整潔習慣…..),要放鬆一點。但對於社會難以接受的行為(例如:暴力、言語攻擊、不禮貌….),則要堅持原則。簡單來說,只要是跟「品行」有關的,都要嚴謹的處理。
要壓制孩子的不良行為,輕微的體罰是一種方式。但除了體罰之外,還有許多懲罰方式可以選擇。例如:剝奪他電視或電動的時間、剝奪他的零用錢…..。如果找不出好的辦法,就多跟其他家長討論,聽看看別人怎麼管束。父母也可以讀讀教養相關的書籍,嘗試各種管教技巧。
要讓孩子的行為上軌道,父母要有徹底執行的決心。特別是,之前被長期縱容的孩子,一開始要管束,必然會有強烈反彈。有些青少年甚至會出現拒學、恐嚇、攻擊的動作。即使孩子有這些行為,父母也要堅持下去,要找警察介入也在所不惜。不少父母會想:「真的需要這樣子嗎?他只是還沒長大,不會想而已」。這是父母的自我安慰,藉此逃避問題。一個孩子會出現恐嚇、攻擊的行為,情況已經相當嚴重了,這類行為很少會自己改善。筆者最常看到的結果是,這些孩子的問題持續擴大,直到碰觸了法律,終於才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