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18 欣欣──是不是我不好?我長得不好看?或是我太笨?我不討人喜歡?──  
欣欣──是不是我不好?我長得不好看?或是我太笨?我不討人喜歡?──
 
■臨床心理師 黃淑珍
欣欣是ㄧ個聰明可愛的女孩,有著ㄧ張秀氣的臉,白皙的皮膚,柔細的頭髮,瘦瘦的身材,長得非常惹人疼愛,人們看到她時,經常會忍不住地稱讚她「好漂亮的女孩喔!」。
雖然如此,欣欣的心理卻一直認為自己得不好看;她不只認為自己長得不好看,她還認為自己笨;即便她已經完成大學學業,在校成績也不比別人差,同時她還有一手自己練就的好才藝。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原來在欣欣很小的時候,她的爸爸因為不習慣家庭生活,而離開了她和媽媽,從此就再也沒有回來過。欣欣很傷心,但她年齡還小,不知道怎麼說出她的傷心。
欣欣與媽媽相依為命,媽媽必須更努力地外出工作,欣欣也必須幫忙作更多的家事,蠻辛苦的;只靠著媽媽一個人賺錢養家,她們得省吃儉用,有時候還需要親友扶持一把,日子總算勉勉強強地捱了過去。
當年欣欣幼小的心靈裡,經常期待著爸爸能回來,日子久了之後也會覺得奇怪──為什麼爸爸都不回來了?都不來看看我、抱抱我?大部分的孩童,在這樣幼小的心靈裡,能想到的理由都只是──是不是我不好?我長得不好看?或是我太笨?我不討人喜歡──欣欣也不例外。
爸爸都沒有回來,欣欣少了他的疼愛,少了一個讓她可以撒嬌的對象;而且遇到一些頑皮的孩童欺負時,她不像別的小孩一般,可以向爸爸求救,也因此,她常常感到孤單、無助,她心裡想:「如果爸爸在我身邊,爸爸一定會保護我,他們就不會欺負我了。」,因而感到特別傷心。當欣欣年齡稍大時,有一陣子,她特別渴望見到爸爸,她想辦法去聯繫爸爸,去找爸爸,但就是沒能見到爸爸一面,爸爸也沒有回家來看她,欣欣感到很失望、很難過,有一種被爸爸拋棄的感覺。
欣欣真的是ㄧ個很漂亮、很聰明的女孩,也是一個值得被疼愛的孩子,但是幼年時期的想法,深深烙印在她的腦海裡,她的內心ㄧ直認為自己不好看、不聰明。而且內心還有一個隱約的聲音,似乎在說──如果我長得漂亮,或我如果表現得很完美,也許爸爸就不會離我而去了;我應該要表現得非常完美,這樣才不會被拋棄。
這樣的想法,也影響到她與同儕的互動,她擔心被同學拋棄,總跟同學有距離,無法跟同學深交,同學因而與她叫疏遠,這更讓她相信自己的確不夠好,才讓同學不喜歡自己。偶而有一兩個人接近她,和她做朋友,她也總是非常地不安,非常地敏感,只要感覺彼此間的關係似乎有一點點不同,她就先離開他們,她心裡想:他們一定發現我的不好了,與其等他們離開我,不如我先離開他們吧。因此,欣欣經常很孤獨,經常是自己一個人。
經常很孤獨,內心又認為自己不好,欣欣過得很不快樂,媽媽也不知道她是怎麼啦。有一天,欣欣實在太難過了,哭著把她的傷心說出來,也道出了她的想法,媽媽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不正確的想法束縛了欣欣這麼久,影響他這麼大。媽媽很心疼她,媽媽告訴欣欣:其實欣欣是ㄧ個很棒的女孩,她已經夠好了,並不須要完美;爸爸會離開,原因不在她,而是爸爸與媽媽間的因素,他們之間的協議;爸爸沒有回來看她,很可能爸爸有他自己的困難或顧慮。
媽媽摟著欣欣,說:「媽媽永遠愛你;不管你漂不漂亮、聰不聰明,媽媽ㄧ樣愛你。」。媽媽還告訴她,媽媽知道周邊還有很多親友也都很關愛欣欣,雖然欣欣已經很漂亮、很聰明了,但是即使她不漂亮或不聰明,他們還是會ㄧ樣地關愛她的;媽媽還說,親情、友情都是這樣子地;媽媽說:「雖然有極少數人由於他個人的因素,也許沒有辦法來愛我們或表達對我們的愛,但這並不表示我們不好。」,媽媽再次摟著欣欣說:「媽媽愛你,你是我永遠的寶貝。」
媽媽衷心地期望欣欣能改變源自孩提時代不正確的想法,也希望欣欣能對自己有良好的、合理地自我概念,能夠擺脫長久以來的痛苦,去營造快樂的人生。
幼年時期的小孩,認知方面有一些自我中心的傾向,很容易將父母離婚認為與自己有關;有不少孩童會認為是因為自己犯錯或自己不好,才導致父母離婚, 就如同文中的欣欣一般。這樣的思維,一直沒有說出來,若身旁大人沒有去注意,很可能就一直存放在心裡。有些人後來有機會去修正這些想法,讓想法變得比較合理或合乎現實;但有些人可能因為特殊的原因或遭遇,把注意的焦點放在那裡,持續去強化這些不正確地想法,使這樣想法變得根深蒂固,同時形成不合宜的自我概念,像文中的欣欣長大之後仍然認為自己不夠漂亮或自己笨那般,這樣的想法進而產生一些不合理的條件式的信念,例如:要長得很漂亮或表現得很好,才不會被拋棄。
因此,為人父母的我們,最好能經常和孩子交談,了解孩子心裡的想法,及時幫忙孩子修正那些不正確的想法,避免不正確的想法在孩子的內心世界生根發展,想法變得較固著,影響的層面也更為擴大,此時再要去改變它,就需要更多的時間與力氣了。
我們衷心的希望欣欣能早日擺脫那些不合理的想法,代之以合理的想法,讓人生變得較為愉悅、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