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11 佛心永恆- 雲岡紀行  
佛心永恆- 雲岡紀行
 
■臨床心理師兼臨床教師 蘇淑文
清晨五點,天際猶泛著魚肚白,我來到山西北部的大同,一個地處高原盆地的城市。望著灰濛濛的四周,實在讓人很難想像,一千五百年前這裡曾有過曇花一現的輝煌。如今,繁華已逝,後人僅能在西郊武周山南麓的雲岡石窟,捕捉那個時代依稀留下的浮光掠影。
西元398年(北魏天興元年),拓跋珪建立北魏,定都平城 (今大同)。直到西元494年(北魏太和十八年)孝文帝遷都洛陽為止,平城一直是中國北部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在近百萬人口中,漢、鮮卑、氐、羌、烏桓、丁零等民族匯集在一起,共同鑄造著北魏文明。
北魏初期奉佛教為國教,但到了西元446年(太平真君七年),太武帝卻毀滅佛法,大肆焚毀佛寺和佛塔,史稱「太武滅法」。直到西元452年,文成帝拓跋濬即位,佛法才得到復興。西元460年(和平元年),北魏宗教界領袖沙門統曇曜始在雲岡開窟五所(曇曜五窟),開啟皇室營造雲岡石窟的序幕,也掀起雲岡石窟的第一次造像高潮。
西元471到494年的二十餘年間,北魏皇室貴族崇佛之風愈盛,此時開鑿的大型石窟多達十二座,掀起了雲岡石窟的第二次造像高潮。西元495至524年,雲岡石窟的皇室工程隨著遷都洛陽而終止;但中下層官吏、僧尼信徒營窟造像之風依然不斷,陸續開鑿了一大批中、小型窟龕,總數達一百五十餘座。此後,雲岡開窟造像之勢漸衰,僅在唐初有一組造像問世。
在藝術成就上,雲岡石窟記錄了印度、中亞佛教藝術向中國佛教文化轉變的歷史軌跡。早期的「曇曜五窟」,氣勢磅礡、宏偉壯觀,具有渾厚純樸的西域情調;中期石窟則以精雕細琢、絢麗斑斕著稱,顯示出複雜多變、富麗堂皇的太和格調;晚期石窟規模雖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適中,是中國石窟藝術「瘦骨清像」的源頭。
在雲岡石窟中,佛陀的莊嚴肅穆、菩薩的雍容華美、力士的神威凜凜、飛天的空靈飄逸,無不引人入勝,蔚為大觀。佛法永存無絕的思想,在這些雄渾壯觀、題材多樣的石雕上表露無遺。儘管北魏王朝早已沒入歷史洪流中,但昔日開鑿石窟時的一刀一斧,剎那間都成了永恆的藝術珍品。